甜味对急性钠缺乏诱导的NaCl嗜好的影响及进食前、后甜味和咸味阈值的变化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junfeng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养平衡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营养平衡的长期调节依赖于营养素摄入量与机体需要量之间的相对平衡,在机体的营养水平改变时,其摄食行为也将发生相应变化,这一过程称为营养平衡的行为调节。味觉敏感性及味觉嗜好性的变化在营养平衡的行为调节中占有重要地位,动物和人体味觉嗜好的进化和发展与自然界中营养物质的味觉特性相适应,对有效获取营养物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自然界中能提供能量的糖类多呈甜味,而有毒和腐败物质多带有苦味和酸味,因此在长期的系统演化过程中,动物形成了嗜好甜味而厌恶或回避苦味和酸味的味觉嗜好特性。另外,味觉嗜好还取决于机体的营养状态和摄取某种营养物质后的内脏反应。在机体内缺乏某种营养素时,机体对该种营养素的味觉敏感性及味觉嗜好就会向着增加该营养素摄取的方向变化;如果在摄取某种物质后,机体获得了有益的结果,例如营养缺乏导致的内脏不适症状得到缓解,则机体对该种物质的味觉嗜好将会提高。 在有多种饮食物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动物就会优先摄取味感较好或报酬价值较高者。那么,在营养缺乏状态下,同时又有其他非营养性美味饮食物存在时,机体将作何选择?是优先选择所缺乏的营养素,还是选择无营养的美味食物?美味物质的存在是否可能对营养缺乏状态的恢复产生不利影响?在所缺乏的营养素得到适当补充后,味觉敏感性和味觉嗜好有何差异?了解这些问题,对阐明营养平衡的行为调节机制将有所助益。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实验一,给大鼠皮下注射利尿剂furosemide复制急性钠缺乏模型,比较观察了在同时提供NaCl溶液与水,和同时提供NaCl溶液与糖精溶液条件下,大鼠对NaCl溶液的摄取行为,探讨甜味刺激对钠缺乏动物NaCl味觉嗜好的影响。 实验二,测定了正常动物、furosemide诱导的钠缺乏动物及其在给以NaCI后,血清中Na+、K+、CI-和Ca2+的浓度,探讨大鼠钠嗜好与血清Na+、K+、Cl-、Ca2+浓度的关系。 实验三,测定了在进食前、后,人对甜味(蔗糖)和咸味(NaCl)的感觉阈值,探讨进食对甜味和咸味敏感性的影响,并分析味觉敏感性变化对营养平衡调节的可能意义。 注射furosemide诱导的急性钠缺乏动物,对NaCl溶液的主动摄取行为明显增强,在最初阶段,大鼠对NaCl的嗜好性可超过对糖精溶液的嗜好性,给动物同时提供NaCl和水(NaCl-Wat组)时的NaCl摄取量,与同时提供NaCl和糖精(NaCl-Sac组)时的NaCl摄取量基本一致,说明味觉嗜好性对营养缺乏的补充机制具备较高的效能,非营养性美味刺激不足于对营养缺乏的补充产生不利影响。 在4h的测试期间内,NaCl-Wat组的NaCl嗜好比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但NaCl的摄取量呈逐渐增多趋势,可能是由于钠的补充,钠缺乏引起的内脏不适症状得到缓解,动物建立了对NaCI的条件性味觉嗜好,强化了动物对NaCl的摄取动机。 在测试的后期阶段(120min后),NaCl-Sac组的NaCl摄取量明显少于NaCl-Wat组,提示大鼠对糖精甜味的嗜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鼠对钠的味觉嗜好学习效果,说明钠缺乏诱导的钠嗜好,比味觉嗜好学习引起的钠嗜好更为强烈。 注射furosemide后,大鼠血清中Na+和K+浓度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但Cl-和Ca2+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大鼠。在摄取NaCl溶液120min后,钠缺乏大鼠血清中Na+、K+、Ca2+浓度没有变化,Cl-略有上升,但仍未达到正常水平。 注射furosemide的大鼠对NaCl的嗜好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血清Na+浓度不是诱导大鼠钠食欲的直接原因,血清中Ca2+和Cl-浓度降低可能是诱导大鼠钠嗜好的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钠缺乏诱导分泌的与钠平衡调节有关的激素,以及脑内产生的某些生理活性物质可能是引起钠食欲增强的主要原因。 与进食前相比,人在进食后的咸味觉敏感性提高,其感觉阈值降低;甜味的敏感性则在进食后降低,感觉阈值升高。表明咸味和甜味的敏感性变化与机体营养的状态有关,味觉敏感性的变化可能对营养平衡调节发挥作用。 进食前的甜味敏感性较高,使机体能够觉察出较低浓度的甜味,或对同样浓度的甜味溶液会觉得更甜一些,有利于能量的补充和增强食欲;而咸味敏感性在进食后升高,则有利于及时停止盐类的摄取,或避免摄入更多的盐。
其他文献
有益菌(probiotics)作为生物防治的手段应用于水产养殖体系中,用来改善养殖生态环境并取得了成效。人们在水产养殖中应用有益菌,将其既用作饲料添加剂来调节养殖动物肠道微生
水稻(Oryza sativa L.)是我国和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也是重要的功能基因研究的模式植物之一。与其相关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一直倍受研究者的重视,转录水平的调控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方式。植物MYB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功能多样、数量众多,参与调控植物发育、代谢和对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反应等多种生理过程。本研究利用已知水稻基因组序列,以水稻品种日本晴c DNA为
未来战场信息瞬间万变,为了及时准确地了解战场态势,合理指挥己方作战人员协同布防、隐蔽作战,本文提出了基于时差定位理论的战场指挥定位系统。该系统的基本原理是:主站发射
长期演进项目(Long Term Evolution,LTE)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制定具有某些第四代通信技术特征的移动通信系统。系统以OFD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