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时代下,我国发达中心城市发展面临诸多方面的机遇与挑战。高职院校作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实用型人才保障的主力军,其发展和命运正日益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结合。专业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载体,专业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为社会输送人才质量,以及学校的社会威望。在我国高职教育大发展时期,如何通过专业建设使高职院校真正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来,实现学校、政府、社会各界共赢发展已成为国内外各界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
从文献资料检索结果和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来看,目前国外专家学者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模式的理论及实践研究取得了丰富而有价值的成果。但是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从事高职教育研究的人员素质和能力还很有限。各方学者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大多趋向于宏观研究,微观研究比较少,学者们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研究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对,理想状态阐述多,结合我国国情研究具体操作模式的还很少,特别是缺少结合区域特点进行的实证调研和系统总结,本文力图在这方面进行尝试,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本文选取宁波这个经济“先发”,高等教育“后发”地区的8所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等方法分析研究了宁波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模式,总结了其特色经验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宁波经验对我国其他中心城市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启示。本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当代高等职业教育内外部规律的再认识,同时对国外以及宁波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成功经验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指导宁波以及我国其他中心城市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思路,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对宁波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背景分析可知,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转轨强烈需求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现状,对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形成了“倒逼机制”。根据这一情况,宁波高职院校与政府、企业一道树立“主动服务”理念,多方合作,共促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宁波经验也启示我国其他各中心城市高职院校要转换发展思路,对内努力提高专业内涵建设,对外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共促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