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我国食管癌的年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占第六位和第四位,放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放射敏感性不高治疗效果不理想。此课题研究高效可逆性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对乏氧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TE13的放射增敏作用及机制。方法以食管鳞癌ECA-109、TE-13细胞为研究对象。(1)利用CCK-8实验检测硼替佐米对ECA-109、TE-13细胞株增殖能力的影响,选出适宜的药物浓度;(2)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硼替佐米联合照射对食管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3)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硼替佐米作用后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变化;(4)免疫荧光法测γH2AX灶点来观测DNA双链断裂(DSB)和DSB修复能力。(5)Western blot法检测硼替佐米作用后食管癌细胞的HIF-1α和VEGF以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1)硼替佐米对食管癌ECA-109、TE-13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随着硼替佐米浓度或作用时间的增加,细胞的抑制率逐渐增大。硼替佐米作用于ECA-109细胞24h和48 h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6.87 nmol/L和20.95 nmol/L,硼替佐米作用于TE-13细胞24 h和48 h的IC50分别为33.75 nmol/L和19.11 nmol/L;(2)用含硼替佐米培养基孵育ECA-109、TE-13细胞24h然后给与照射,两种细胞联合照射组的凋亡率较单纯照射或单纯加药均明显增加,硼替佐米联合照射可使两种食管癌发生明显的G2/M期阻滞;(3)硼替佐米作用于ECA-109、TE-13细胞24h后,在两种细胞中都表现出放疗增敏作用,两种细胞低药组和高药组放疗增敏比分别为1.21、1.61和1.42、171(4)硼替佐米联合放疗后γH2AX阳性细胞百分数显著增加。(5)随着硼替佐米浓度的增加,HIF-1α和VEGF蛋白水平明显降低(6)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9、Cleaved-Caspase-8、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PARP1的表达增加。结论(1)硼替佐米对食管癌ECA-109、TE-13细胞具有放射增敏效应;(2)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激活Caspase-9、Caspase-8、Caspase-3,细胞的G2/M期发生阻滞,延迟DNA的损伤的修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