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磷脂酶D菌株的筛选、鉴定及活性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BBQCh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脂酶D(PLD)是一类能水解磷脂质生成磷脂酸和羟基化合物的酶,其催化部位为磷脂质的磷酸二酯键。除了水解活性外,PLD还通过磷酰基转移作用催化磷脂质的极性头部基团的转移。PLD的磷酰基转移作用尤为重要,它可以将大量存在的磷脂酰胆碱催化合成为自然界稀有的磷脂质,比如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甘油等。来源于微生物的PLD具有较强的转磷脂能力和较广泛的底物专一性,其中又以来源于链霉菌属的PLD的转磷脂活性最高。磷脂酰丝氨酸又称丝氨酸磷脂,是细胞膜的活性物质。其对改善记忆力,缓解青少年的精神压力,预防老年痴呆,维持健康情绪等具有重要作用。自然界中,天然的磷脂酰丝氨酸甚为稀少,并且提取困难,成本高,因此制备质优价廉的磷脂酰丝氨酸成为当下的热点。相较于提取法,酶法制备磷脂酰丝氨酸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纯度高、质量安全等优点。磷脂酰丝氨酸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和营养价值在食品、化妆品、药品中有重要作用,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本文利用平板筛选法、TLC层析及HPLC定量分析,从菜籽油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较高磷酰基转移活性的菌株。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其为链霉菌属,与Streptomyces prunicolor同源性最高。针对该菌株的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单因素实验、Plackett-Burman实验、响应面法(RSM)分析,最终确定了其最佳产酶条件为:可溶性淀粉15.0 g/L、牛肉膏+蛋白胨(1:1)15.0 g/L、K2HPO4 2.0 g/L、MgSO4·7H2O 0.5 g/L、初始pH 7.3、发酵温度30.5℃、发酵周期99 h。在该条件下其酶活达到36.06 U/L,比原始发酵培养基提高了65.3%。在最佳发酵条件下,本文又对磷脂酶D的酶学性质和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因为不同的酶其性质各有不同,即便同属于一种酶,但来源不同也会造成其在酶学性质方面的差异。故本实验对本株菌所产的磷脂酶D进行了最适反应温度、最适pH、热稳定性、pH稳定性、保存时间等方面的研究。通过一系列实验分析,确定了其最适反应温度30℃、最适pH5.5,温度在25℃-55℃、pH在4.0-7.5、保存时间30d以内,该酶表现为较好的稳定性。在研究了酶的性质后,又通过对不同反应温度、反应初始pH、Ser浓度、不同有机溶剂、两相体积比、不同金属离子、反应时间条件探索该菌株的最佳转化率的反应条件。由以上单因素实验分析得出其最佳转化率的反应条件:35℃、pH5.5、有机溶剂为乙醚、两相体积比2:1(V:V)、金属离子为Ca2+的条件下反应4h。在此条件下磷脂酰丝氨酸的转化率为58.76%。
其他文献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中的重要培养环节,是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必须树立全程教育的观念。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通过方法课程和利用平台的实践训练,强
逆向技术溢出是一种相伴对外直接投资而生的技术外部性,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效率提升、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外向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
近几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识别、自动驾驶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计算密集型网络,卷积神经网络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与时间,而卷积
针对一幢多层通用工业厂房现浇整体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的结构设计 ,分析了设计过程中遇到的若干问题 ,并给出了解决方法。
采用磷脂平板筛选法,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1株能够降解磷脂的菌株SNUPLD-6.经验证SNUPLD-6产的磷脂酶为胞外酶含有高效磷脂酶D(PLD).对该菌形态特及ITS序列进行分析,将其鉴定为
本试验用布鲁氏菌强、弱毒株侵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旨在探讨NF-κB信号通路与布鲁氏菌强、弱毒株在胞内生存的关系。采用光滑型牛布鲁氏菌2308、粗糙型牛布鲁氏菌RB51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