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作为高病死率的危重症心血管疾病,近年在国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临床上,对发病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显得尤为重要。因此,AAD的相关死亡危险因素也越来越得到关注。血脂被发现与AAD短期预后相关,但关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与AAD患者长期死亡率的相关性及机制尚未明确。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LDL-C水平与急性主动脉夹层长期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方法:
选取自2016年2月至2019年9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AD患者284例,并进行中位时间18个月的随访调查。依据我国成人血脂管理指南推荐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理想水平(<2.6mmol/L),将患者分为LDL-C正常组(<2.6mmol/L)和LDL-C升高组(≥2.6mmol/L)。通过比较临床基线特征、建立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血清LDL-C水平与AAD患者长期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函数图,比较各组患者长期累积生存情况。
结果:
1、基线特征比较显示,LDL-C正常组中AAD患者长期死亡率较LDL-C升高组高[25(28.7%)vs26(13.2%),P=0.002];在基本人口学特征、既往病史、大部分相关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Kaplan-Meier生存分析曲线显示,LDL-C正常组与LDL-C升高组相比,长期死亡率显著增高(LogRankχ2=9.57,P=0.002)。
3、通过单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增长(HR=1.062,CI95%:1.036-1.088,P<0.0001)、LDL-C(HR=2.265,CI95%:1.308-3.923,P=0.004)、入院DBP(HR=0.985,CI95%:0.971-0.999,P=0.037)、Stanford分型(HR=2.155,CI95%:1.221-3.804,P=0.008)、手术干预(HR=0.225,CI95%:0.125-0.402,P<0.0001)等均与AAD长期死亡率显著相关。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显示,当调整了多项混杂因素后,LDL-C水平仍与AAD长期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相关;并且LDL-C<2.6mmol/L者长期死亡风险是LDL-C≥2.6mmol/L者的2.358倍(P=0.007)。
结论:
1、本研究发现不同血清LDL-C水平的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长期死亡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当LDL-C<2.6mmol/L时全因终点事件发生率更高。即入院血清LDL-C水平可作为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长期预后的预测因素;入院时较低的LDL-C水平可能与患者的长期死亡风险增加有关。
2、通过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增长、StanfordA型为影响急性主动脉夹层(AAD)长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干预为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长期预后的保护因素。
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作为高病死率的危重症心血管疾病,近年在国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临床上,对发病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显得尤为重要。因此,AAD的相关死亡危险因素也越来越得到关注。血脂被发现与AAD短期预后相关,但关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与AAD患者长期死亡率的相关性及机制尚未明确。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LDL-C水平与急性主动脉夹层长期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方法:
选取自2016年2月至2019年9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AD患者284例,并进行中位时间18个月的随访调查。依据我国成人血脂管理指南推荐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理想水平(<2.6mmol/L),将患者分为LDL-C正常组(<2.6mmol/L)和LDL-C升高组(≥2.6mmol/L)。通过比较临床基线特征、建立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血清LDL-C水平与AAD患者长期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函数图,比较各组患者长期累积生存情况。
结果:
1、基线特征比较显示,LDL-C正常组中AAD患者长期死亡率较LDL-C升高组高[25(28.7%)vs26(13.2%),P=0.002];在基本人口学特征、既往病史、大部分相关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Kaplan-Meier生存分析曲线显示,LDL-C正常组与LDL-C升高组相比,长期死亡率显著增高(LogRankχ2=9.57,P=0.002)。
3、通过单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增长(HR=1.062,CI95%:1.036-1.088,P<0.0001)、LDL-C(HR=2.265,CI95%:1.308-3.923,P=0.004)、入院DBP(HR=0.985,CI95%:0.971-0.999,P=0.037)、Stanford分型(HR=2.155,CI95%:1.221-3.804,P=0.008)、手术干预(HR=0.225,CI95%:0.125-0.402,P<0.0001)等均与AAD长期死亡率显著相关。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显示,当调整了多项混杂因素后,LDL-C水平仍与AAD长期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相关;并且LDL-C<2.6mmol/L者长期死亡风险是LDL-C≥2.6mmol/L者的2.358倍(P=0.007)。
结论:
1、本研究发现不同血清LDL-C水平的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长期死亡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当LDL-C<2.6mmol/L时全因终点事件发生率更高。即入院血清LDL-C水平可作为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长期预后的预测因素;入院时较低的LDL-C水平可能与患者的长期死亡风险增加有关。
2、通过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增长、StanfordA型为影响急性主动脉夹层(AAD)长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干预为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长期预后的保护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