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以前汉译佛经中“说类词”使用情况及其发展演变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wei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考察了西晋以前汉译佛经中“说类词”的使用情况及其发展演变情况,重点讨论了“说类词”连用的语法现象,分析了它们连用的语法意义,探究了它们连用时中间插入其它成分的形成原因。特别是对“言”、“曰”这两个“说类词”的虚化现象从形成原因到发展演变作了深入的探讨,得出了初步结论。研究方法上,我们注意形式和意义、描写和解释、佛经语料和中土文献的有机结合。 本文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概述“说类词”的研究现状,提出选题意义,限定研究语料,交代研究语料的来源。第二、第三部分是正文部分。第二部分讨论了西晋以前汉译佛经中“说类词”的使用情况。首先,对西晋以前汉译佛经中的“说类词”进行分类,对它们的使用频率进行统计;其次,分析了西晋以前汉译佛经中的“说类词”的连用情况;最后,对西晋以前汉译佛经中的“说类词”进行语法分析。第三部分考察了西晋以前汉译佛经中“说类词”的发展演变。首先,分析了西晋以前汉译佛经中“说类词”连用的形成原因;其次,讨论了西晋以前汉译佛经中“说类词”之间插入成分的形成原因;最后,分析了西晋以前汉译佛经中“言”、“曰”语义虚化的原因。第四部分是文章的结语部分。
其他文献
字是记录词的书写符号,字与词、字义与词义之间都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书,《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书,二者出现的时间相距不远,有很多可比较之
郭沫若是一个同时拥有自传和"自叙传"小说的作家."自叙传"小说与作者的真实生活有着很强的对应和指涉关系,自传则是一种公认的指涉文本,指涉的中心便是郭沫若的"自我",由此不
《杜陽雜编》,唐代小说集。唐蘇鹗撰。记载唐朝故實,以及雜技、珍寶、奇物的種種傳聞。史書無蘇鹗的傳記。 有學者認爲《拾遗記》在志怪小說中以铺陳缛艶著稱,形成了一種
胡适是五四时期文化启蒙的领袖人物,他倡导了白话文运动,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他的文学观受西方思潮的影响,代表了文学现代化的趋向,同时,他的文学理论以及文学创作又深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