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重大举措。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综合素养课“三位一体化”建设,是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高校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的内在要求。教学设计模式创新是高校实施“课程思政”的首要环节,也是确保“课程思政”有效落地的关键,对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分析国内“课程思政”建设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教学设计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教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开展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通过文献分析,梳理了国内“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现状,界定了“课程思政”相关概念,明确了“课程思政”研究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在调查和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依据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方法,构建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模式,对该模式的前端分析、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信息技术教学工具等四个组成部分的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三,依据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模式,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例,对设计的教学方案开展了三轮行动研究,通过每一轮的反思迭代改进和完善了教学设计模式。同时,基于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进行了教学效果分析,根据教学效果和师生反馈总结分析了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模式,能够促进“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实施,能够优化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帮助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