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术后静息及活动状态下不同时间段的疼痛VAS评分、膝关节的最大屈曲度、达到直腿抬高功能所需时间、补救性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探讨“鸡尾酒”疗法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早期的镇痛疗效,为找寻TKA术后早期安全、有效及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镇痛方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行单侧TKA治疗的6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为研究组31例患者及对照组30例患者。对照组术后应用常规镇痛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术中应用“鸡尾酒”疗法。两组术后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实施镇痛干预,药物为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150μg+盐酸格拉司琼氯化钠注射液50ml+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持续2d;术后6h常规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持续3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静息状态下6h、12h、24h、48h、72h,术后活动状态下24 h、48h、72h的膝关节疼痛情况,术后24h、48h、72h膝关节的最大屈曲度;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达到直腿抬高功能所需时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24h内补救性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所有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应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其中代表均数,s代表标准差,采用的统计方法为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术后静息状态下,6h、12h、24h、48h时VAS评分为(5.77±1.055)分、(4.58±1.025)分、(3.48±0.811)分、(2.42±0.765)分,低于对照组(7.90±0.960)分、(6.63±1.033)分、(5.43±0.898)分、(4.37±0.928)分(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后活动状态下,24h、48h时VAS评分为(5.65±0.985)分、(4.26±0.930)分,低于对照组(7.57±1.104)分、(6.23±1.104)分(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后24h、48h时膝关节的最大屈曲度为(46.94±5.870)度、(77.10±4.962)度,高于对照组(30.33±7.535)度、(53.50±6.585)度(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后达到直腿抬高功能所需时间(27.10±8.179)h,低于对照组(52.80±13.221)h(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后24h内补救性阿片类药物使用率9.68%,低于对照组36.67%(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6.45%与对照组10.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心肺脑肾等器官损害症状,两组患者术后12h内常规留置导尿管,均未出现尿潴留。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周围局部注射“鸡尾酒”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症状,有利于进行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鸡尾酒”疗法在TKA术后早期镇痛中安全,有效,具有显著的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