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晶体产品由于晶型不同而存在诸多理化性质的差异,因此,设计合理的结晶控制过程以确保目标晶型的稳定是晶体产品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目标。乙交酯是一种重要的用于聚合形成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乙交酯(PGA)以及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的单体,一般结晶形成两种晶型,晶型1和晶型2,且在溶液结晶中两种晶型很容易同时出现。本文为了开发乙交酯晶型1的结晶技术,系统研究了乙交酯两种多晶型的热力学稳定性关系、晶体结构以及晶体形态学差异和成核选择性规律;建模研究了湿磨耦合的单级MSMPRC过程的多晶型选择性,发现湿磨在连续结晶过程中是一种有效的过程强化手段,通过进一步考虑两级MSMPRC过程,阐述了稳态下可能发生转晶时溶解行为对于过程多晶型选择性的影响。对乙交酯晶型1和晶型2进行PXRD和热分析(TG和DSC)表征,确认了乙交酯多晶型属于互变体系。使用静态法测量了乙交酯晶型1和晶型2在五种纯溶剂中不同温度范围内的溶解度。利用溶解度外推法和转晶焓方法估算了乙交酯多晶型的转晶温度,并利用拉曼监测的等温转晶实验法确认了转晶温度为308.35±0.5 K。根据热容等热力学基础数据及热力学方程计算了不同温度下乙交酯晶型1、晶型2以及液态乙交酯的吉布斯自由能,确定了不同温度下各自的稳定范围。通过Starink等转化方法确定了转晶活化能,发现转晶需要克服相当大的能垒。系统分析了乙交酯晶型1和晶型2结构中分子的构象和堆积的差异。利用BFDH模型和AE模型预测了乙交酯晶型1和晶型2的晶体形态,并且发现晶体形态和实验所得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过饱和度下乙交酯在不同溶剂体系中的多晶型成核选择性。结合文献中报道的多晶型成核选择性结果,验证了Ostwald规则在高过饱和度区域的有效性。利用粒数衡算方程建立了一个涉及多晶型体系的湿磨耦合的单级MSMPRC模型。将模型无量纲后发现,连续过程达到稳态时产品的晶型由个别参数(操作条件和动力学参数的组合)即可决定。此外,湿磨的引入使得更易破碎的晶型在一个更宽的操作条件下(进料浓度和停留时间)便可获得,相同破碎程度下稳定晶型的操作域扩大。此外,阐述了获得粒子的平均粒径、溶质收率和过程的容时产率对于无量纲变量的依赖。这一分析方法可以用来确认单级连续结晶过程中目标晶型的操作空间,同时确保粒径、溶质收率和过程容时产率达到理想水平。最后将模型推广到两级MSMPRC过程,解析求解并证明了两级MSMPRC过程中分别发生结晶和溶解行为时的粒数密度。这给两级MSMPRC过程,尤其是在可能发生转晶行为时的多晶型选择性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分析视角。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开发了乙交酯晶型1结晶新工艺,并成功实现了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