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结核病主要是由牛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bovis)引起的对于牛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本论文针对现在我国常用的牛结核病诊断方法及一些国际先进诊断方法进行对比,以促进我国牛结核病检疫水平的提高。同时,对于牛结核病阳性的牛,进行病理剖检及分枝杆菌分离,并应用基因定型方法分型鉴定。
本研究采用我国常规牛型结核菌素(PPD)、欧盟比较变态反应和γ-干扰素检测方法连续三年(2008~2010)对新疆部分地区奶牛群进行牛结核病监测,结果显示我国PPD检测方法的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低,而欧盟变态反应试验和γ-干扰素试验有较强的特异性。选择PPD检测阳性的5头牛进行病理剖检,采取肺组织和淋巴结。对采集的5头牛病料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其中3头牛分离到3株菌,经结核分枝杆菌群的多重PCR基因分型方法鉴定3株菌均为牛型分枝杆菌。
其次,本研究选取在新疆南北疆用国标(PPD)检测后有结核污染的3个牛群,共计109头活畜,同时应用国标皮内变态反应、欧盟比较变态反应和γ-干扰素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在对比试验中,与欧盟比较变态反应相比国内常规单纯牛型PPD颈部皮试,敏感性为90.09%(80/88),特异性为23.81%(5/21);γ-干扰素检测与欧盟比较变态反应相比阳性符合率为94.74%(81/85.5),对于欧盟比较变态反应,γ-干扰素试验的敏感性为92.05%(81/88),特异性为90.48%(19/21);与γ-干扰素阳性检出率为76.16%(83/109)相比我国PPD颈部皮试阳性检出率为88.07%(96/109)。证实了γ-干扰素试验和国外比较变态反应之间具有较好的阳性符合率,国内常规皮试阳性检出率高,但特异性相对较低。
通过以上研究说明国产PPD检测仍然是我国目前牛结核病有效的普查方法,只是特异性相对偏低,如果能将欧盟变态反应试验和γ-干扰素试验作为PPD试验阳性结果的补充试验,会更有利于结合污染牛场的净化与防制。而结核分枝杆菌杆菌的菌体分离和PCR检测方法,因其操作复杂、费用昂贵等原因,并不适用于我国的牛结核病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