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化SRR生物传感器光路结构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_w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等离体激元共振技术是一种基于光物理现象的检测技术,这种技术无需标记、无需分离纯化,不仅能够在线实时检测生物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且还可以确定反应物种类以及浓度。它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因而在生物、化学、医疗、制药、环境以及食品分析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商品化SPR生物传感器具有成本高、体积大、不便于携带等缺点,很难得到广泛应用。随着SPR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型化、便携式SPR生物传感器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本课题主要是设计一种小型化SPR生物传感器的光路结构,搭建SPR传感器实验平台,并对单一样本进行检测与分析。   文中,首先介绍了SPR检测技术的应用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详细阐述了表面等离体激元共振相关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理论公式分析了产生SPR共振的条件。然后进行了SPR生物传感器温度特性的理论研究,通过此分析研究了温度变化对光源、棱镜、金属薄膜、待测溶液及光学检测器物理特性的影响以及所引起的传感响应曲线变化。对5层薄膜光学系统进行了数值分析,并且模拟了波长、金属薄膜介电常数和厚度、棱镜折射率以及待测物质折射率对SPR共振光谱曲线的影响。此后,分别介绍了整个SPR传感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小型化,本文对棱镜形状进行了新的设计,反射面的利用使得光源与检测器位于同一平面上,从而减小了装置的体积。通过数据采集模块以及相应的软件,能够实现实验数据的采集、存储和显示,便于后期的处理和分析。   利用自制的SPR传感器对空气、水及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进行了检测,获得了相应的SPR共振光谱曲线以及共振角。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得知,随着待测物质浓度的增加,其共振角也就越大。该装置不仅能够对单一样本进行检测,而且具有良好的线性度以及稳定性。
其他文献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新型能量转换装置。SOFC工作温度高(800~1000℃),可以使用多种燃料作为原料气;其能量转化率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可达到50%~60%。另外,SOFC还具有寿命长、成本低、综合热电效率高等优点,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很多国家都很重视对SOFC的研究开发工作。 本文从SOFC的工作机理出发,利用电化学和热力学知识建立SOFC本体的能量平衡
为研究复杂应力状态下高温低周疲劳短裂纹的群体演化行为,对16MnR材料进行了高温低周疲劳试验,试验温度400℃,采用圆柱形缺口试样.为得到宽范围内的疲劳短裂纹扩展数据,分别
颗粒-流体系统广泛存在于环境工程、生命科学以及工业应用等领域,其中对于悬浮颗粒运动规律,尤其是颗粒群的运动规律是多相流领域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本文采用格子Boltzmann方
富氧燃烧技术是在全球致力于降低温室气体及污染物排放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富氧燃烧可以使烟气中的CO2浓度高达80%以上,有利于CO2的捕集,并能较好的控制污染物排放。炉内燃烧
压气机作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之一,提高其单级压比可以有效减少发动机级数、提高推重比。而作为提高单级压比的有效手段之一,叶尖轮缘速度的增加将会导致流动超音,使得流道内生
燃煤排放的SO2,NOx污染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由于其危害严重,目前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阐述SO2,NOx污染的危害,说明处理燃煤SO2,NOx排放的必要性和紧迫
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信号处理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临床诊断等医疗研究领域,同时也可以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旨在大
随机粗糙表面辐射及偏振特性研究在空间遥感、红外隐身、目标追踪等军民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随机粗糙表面光学常数和形貌参数的准确获取在微尺度热辐射和光学等领域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电力短缺成为短期内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大容量、高参数机组将会被更多的建设用以满足需要。四角切向燃烧锅炉是我国电站锅
滑动式中间轴承是船舶推进轴系的重要支撑部件,其工作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船舶整体的动力性、经济性及使用寿命等。因此,开展滑动式中间轴承润滑及冷却耦合性能研究对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