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访问控制是实现系统和网络安全的重要方案,通过特定的访问控制策略,达到限制用户对数据、网络等资源访问的目的。接入网访问控制是实现大规模互联网安全的重要基础,传统接入网通常使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策略结合访问控制列表技术,从而限制非法的用户接入互联网,并对恶意流量进行过滤。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策略难以应对更加复杂多样化的攻击与快速变化的恶意流量。新的恶意应用会不断出现并产生访问控制列表无法识别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访问控制是实现系统和网络安全的重要方案,通过特定的访问控制策略,达到限制用户对数据、网络等资源访问的目的。接入网访问控制是实现大规模互联网安全的重要基础,传统接入网通常使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策略结合访问控制列表技术,从而限制非法的用户接入互联网,并对恶意流量进行过滤。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策略难以应对更加复杂多样化的攻击与快速变化的恶意流量。新的恶意应用会不断出现并产生访问控制列表无法识别的恶意流量,被攻击者控制的用户主机也会借助合法用户的身份进行破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流量特征的接入网访问控制。接入网网关对流量特征进行实时分析并转换为流量的属性,然后实施基于属性的灵活访问控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包括:1.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流量特征的接入网访问控制框架,阻止快速变化的恶意流量,保障接入网安全性。该框架通过对应用层流量的实时分析,将流量按照应用类型与流量来源类型等多种不同类别的特征赋予相应的属性,然后在流量属性的基础上通过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策略实施访问控制。2.本文设计了基于应用触发关系的应用类型识别方案,为访问控制框架提供了较准确的应用类型特征属性。该方案分析应用间触发关系并建模为有向无环图,从TCP流中通过频繁项集挖掘的方法挖掘应用间触发关系,并利用触发关系将应用类型识别问题建模为最大后验概率估计问题,然后设计了启发式算法在深度包检测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应用类型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案有效提高了应用类型识别的准确率。3.本文提出了基于流量访问模式的来源类型识别方案,为访问控制框架提供了较准确的流量来源类型特征属性。该方案利用Cookie作为基准分析了可靠的用户身份标识,然后对用户请求建模,抽取了访问时间分布、访问URL分布等关键特征,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将流量来源按照普通用户和多种类型的机器用户进行分类,实验表明该方案可达到较高的识别准确率。4.本文设计了基于冗余消除的属性基加密方案,并通过该方案为框架提供基于流量属性的访问控制能力。该方案分析了属性基加密计算开销的来源,重新设计了属性基加密的计算流程,通过共享访问控制子结构的方式消除了冗余的计算和存储开销,实验表明该方案可有效地降低访问控制过程中的存储和计算开销。
其他文献
本论文研究了在旋量凝聚体中调控自旋交换相互作用和利用自旋交换实现自旋量子态动力学制备的相关问题。首先,针对旋量凝聚体中自旋交换相互作用较弱,且容易被磁场抑制等问题,我们提出了通过周期驱动实现共振自旋交换的方案,即通过驱动场直接补偿单粒子间自旋交换存在的能量失谐。该方案在87Rb-23Na旋量混合物中进行了数值验证。我们还提出了利用腔光场与原子的耦合来诱导等效自旋交换相互作用的方案。通过设定腔光场初
MicroRNA(miRNA)是一类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短链非编码RNA,它可以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沉默。在植物中,miRNA的产生起始于由RNA Polymerase II(Pol II)转录MIR基因合成一条长转录本pri-miRNA。经过连续两次切割,pri-miRNA会被Dicer-Like 1(DCL1)加工成21 nt的短RNA双链,其中miRNA链会装载入ARGONAUTE 1(AGO
本论文针对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UHPC)组合箱梁桥面系展开研究,从材料、构件和结构等不同层次,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分析其整体和局部静力性能,提出设计方法及优化建议。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优化的狗骨式轴拉试验方法,准确地量测了UHPC轴拉过程中的力与变形,基于试验提出了适用于不同钢纤维掺量的UHPC单
本文研究了里德堡原子系综中关于原子和光子的量子多体问题,着重探讨了其中的动力学过程和新颖的物理现象,以及其在量子信息处理中的潜在应用。首先,我们研究了有序的原子阵列系统中由里德堡缀饰诱导的相互作用及其引发的多体动力学。在第一个方案中,我们发现激光缀饰形成的非对称微扰路径会诱导出一种基态和里德堡态之间的等效自旋交换。这种人造的自旋交换相互作用具有长程特性以及高度的可调性,因此可以利用它来对一些常规体
置换型组合优化问题在生产制造、物流运输以及经济管理等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一直以来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求解优化问题的各种算法中基于仿真的方法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此外,将具体问题的特征结合到算法的设计中是提升算法性能和问题求解效率的重要突破点。本论文研究置换型组合优化问题的一种基于仿真优化的求解方法——交互熵算法,重点关注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线性排序问题和单行设施布局问题,对结合问题特性的
小分子化合物的糖基化修饰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生理现象。糖基化作用能够修饰相应的苷元以改变其催化活性、溶解性、稳定性及其在细胞中的定位。植物体内糖基化修饰在调节激素的稳态平衡,外源有害物质解毒,抵御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以及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分子化合物的糖基化修饰影响着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方面。在本研究中我们证实了一种小分子化合物的糖基化修饰对拟南芥花发育有极其特殊的影响
与引力波(GW)或伽马暴(GRB)事例关联的中微子,是指在宇宙中由致密双星体合并或者大质量恒星塌缩过程而伴随产生的,并具有短时间爆发特征的中微子。目前为止,理论对于这类天体事件内部发生的物理过程并不清楚。宇宙中穿梭的中微子,与物质极其微弱的相互作用使其能够作为信使,携带天体点源内部最原始的信息到达地球上的探测器。在已经到来的多信使观测时代,中微子、引力波和伽马暴的联合观测对于了解这些天体过程的动力
氧离子固体电解质因其优良的电学性能已被广泛的应用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氧传感器等能量储存与转换器件中。相比于传统的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电解质,氧化铈基陶瓷材料具有更高的电导率,成为目前最具潜力的氧离子电解质,并有望拓展器件在中低温区(300~600℃)的应用。本文以氧化铈基纳米材料为基础,制备一维纳米纤维和二维薄膜电解质,从增加氧空位浓度与优化空位迁移过程两方面出发,提高氧化铈基电解质的电学
大规模行人检索在实际场景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监控安防、签到门禁和群体性事件识别和预警等,其涉及的相关研究问题也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内容,已经在很长的时间范围内受到了学术和工程领域的广泛关注,成为了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的前沿方向之一。行人的底层视觉特征检索和行人的高层语义属性检索是行人检索的两类主要任务。对于行人底层特征检索,在大规模条件下,如何实现对行人底层特征的高效编码和快速检索是我们使用行人检索技
当前,集群系统的部署和使用非常广泛。在集群系统中,一个任务通常分为多个处理阶段顺序执行,而在各处理阶段之间需要通过内部网络来传输数据和中间结果。已有测量工作表明,数据传输时间占整个任务运行时间的比重很大,因此优化集群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时间对于加速任务、提升应用性能非常重要。网络流调度是优化数据传输时间的有效方法,主要指为数据流设定传输顺序以及分配带宽。在小规模集群系统中,网络内部容易做到无阻塞,流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