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需求和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大众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在实际的设计中,城市绿地植物景观的审美设计却很少有公众参与。该论文试图引入景观美学理论,以普通民众的审美取向为基准,从定量解析植被结构入手来研究植物景观设计。 通过对徐州市绿地植物组成状况进行调研,利用心理物理学评价模式中的美景度评价法,对40个样地进行评价,并用 SPSS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包括:(1)徐州市绿地植物景观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植物种类较丰富,乔木以乡土树种为主,植物的层次结构主要为“大乔木-小乔木-灌木-地被植物”四层。(2)通过对学生组和公众组的两组评分值进行单样本K-S检验、多配对样本的Kendall协同系数检验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证明了两组不同背景评判人群的评判标准具有一致性。在以后的试验中,为方便问卷统计,可直接选取学生组作为评价者。(3)乔木种类丰富度、乔木覆盖度、乔木集群系数、灌木种类丰富度4个植被结构指数是徐州市绿地植物景观可靠而稳定的预测因素。 根据以上结论,提出植物景观美学设计的总体优化建议和植物景观各植被结构的优化建议,为城市绿地的建设、改造、完善以及提高植物造景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