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理论在大同市古城区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i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古城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具体的保护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很多宝贵的城市遗产都面临着被“蚕食”的危险。针对我国古城保护的现状,本文将城市设计理论引入到古城保护中,因为城市设计在改善城市的空间质量、创造有意义的空间环境方面具有很多优势。同时为了研究的方便,本文以山西省大同市的古城区为具体的研究对象。  论文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古城保护和城市设计的相关研究:首先分析了我国古城保护的现状,提出在古城保护中引入城市设计理论的重要性;其次总结了古城的特色和与其相关的城市设计理论,提出本文采用的三个城市设计理论——图底关系理论、连接理论和场所理论,并加以阐述。  二、有关大同的相关研究:首先是大同的城市发展史和传统文化的综述,接着是针对大同市古城区的物质空间特色研究,最后介绍了与古城区保护相关的几个规划。  三、城市设计理论的应用研究:分别用三个城市设计理论(图底关系理论、连接理论和场所理论)对古城区进行分析,指出古城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此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建议,最后提出大同市古城区保护的综合对策,以达到对古城区的整体保护。  本文将城市设计引入到古城保护中,希望为我国的历史保护提出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对其他的城市历史遗产保护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是古城保护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它需要不断地深化与完善,需要多个阶段的循序渐进,本文只是为从事城市历史遗产保护规划的专业人员提供一种可能的方法,这个方法并不是唯一确定的,也不是僵化的。
其他文献
本论文首先指出在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和解决三农问题的背景下,研究小城镇村镇空间布局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小城镇村镇空间布局在封建社会前期、封建社会后
学位
我国面临地震严峻考验,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损害。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交汇处,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了我国地震频发、强度和危害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关注,对校园交往场所的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学生活动中心作为集中性、典型性的学生素质训练场所,在高校中的建设数量越来越
分形理论的出现为现代科学发展开辟了全新的理论视野,它的影响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它不仅是一种研究方法,而且是一种对待事物的新的分析和评价方法。本文从
分级诊疗作用于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分级诊疗运行的主要载体。而制度的运行落实非朝夕之事,建筑建设同样具有周期性和地域性,两者需要不断磨合。所以基于
全文概述课题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对我国和日本的养老模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并概括出值得借
多次奥运会的实例证明,大型体育赛事尤其是国际性奥运赛事,对举办城市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促进作用。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的奥体新城,作为申办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主要举办地,
现今“可持续发展”观念流行全球,太阳能被广泛利用。在建筑领域,太阳能利用与建筑设计的一体化备受关注。我国东北严寒地区住宅建筑能耗大,原因之一是建筑自身设计不够合理,太阳
城市空间的景观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由于景观泛化所带来的混乱、趋同现象,也为城市景观的发展带来新的疑虑。为此,基于实验模拟的手段,研究整合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创造被大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现阶段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一个极为重大的问题。截至2013年3月,我国老年人口已达到1.94亿,直逼两亿大关。根据我国“9073”的养老政策,未来我国将有超过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