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大变形下供水管道破坏试验及地震安全评估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a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供水管网系统作为城市生命线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当地震等极端自然灾害发生时,特别是震后由于土体液化等产生的地面侧向位移会对供水管网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严重影响了灾区人民在灾难发生后的生存和生产自救。而且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遭受到了较大的地震灾害.,在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巨额的财产损失的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供水管网系统的重要性。因此对于城市供水管道在场地大变形下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本文在分析整理了管道震害现象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自主研发的试验设备,对三种管材两种管径的承插式柔性接头管道进行了破坏试验,试验主要以拉拔和弯曲两种形式进行,以模拟地下供水管道柔性接头在地震引起的场地大变形下的抗震性能,得到了不同管道的正常使用状态限值(允许渗漏位移)和破坏状态限值(完全破坏位移),并对不同的管道进行了力学性能分析和抗震性能比较;总结了现阶段国内外地震场地大变形的预测方法,包括现场调查法、模型试验法及数值分析法,分析了地下管道在地震引起的场地大变形作用下的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场地大变形的柔性接头地下管道的震害评估方法,包括经验评估方法及理论分析方法,并对采用柔性接头的地下供水管道在遭受纵向变形和横向变形时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估,分析了管道和场地等因素对地下管道在场地大变形作用下发生破坏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塑料管道比球墨铸铁管有更好的抗震性能,小管径管道比大管径管道在场地大变形下更易发生破坏,管道在遭受横向变形时的破坏概率要明显小于纵向变形时的破坏概率,液化层厚度、地面坡度等场地条件对地下管道的破坏概率有很大影响。研究成果为城市供水管道的抗震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我国拥有的丰富湖区资源,占世界第三位,而丰富的湖区资源在水利、航运、旅游和水电等工程领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风生波浪往往对湖区船舶通航和平稳靠泊以及建筑物的安全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急剧增加,水资源逐渐成为了限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瓶颈。为实现经济、社会、水资
大花蕙兰是世界花卉市场中重要商品盆花之一。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本研究针对贵州地区大花蕙兰的生产栽培需求,采用常规栽培方式进行两种光照的处理,以及9种盆栽密度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