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行业非效率投资研究——基于2010-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的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pda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我国汽车行业产销量首次双双超过2800万辆,实现了连续八年全球第一的壮举,我国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世界汽车第一大国。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的实力。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重筹资轻投资的状况,导致上市公司之中普遍存在非效率投资,而投资决策作为上市公司最重要的财务选择,直接关系到上市公司的生死存亡。但目前,深入研究我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的文献相对较少。因此,研究我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的具体情况显得尤为关键。  本文以代理理论、自由现金流量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选取了汽车行业上市公司2010-2015年的财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借鉴Richardson模型研究了我国汽车行业的投资支出,并以Richardson模型的残差作为非效率投资,选择合适变量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在代理问题与非效率投资方面,提高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以及股利支付率可以抑制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2)在自由现金流与非效率投资方面,我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自由现金流是导致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最重要的因素。(3)在信息不对称与非效率投资方面,我国汽车行业国有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对公司非效率投资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研究还发现我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非效率投资行为。  综上所述,本文从代理问题、自由现金流和信息不对称等三个角度研究了我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因素,并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出一定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我国汽车行业投资行为的相关研究,为提高汽车行业的投资效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从过去的资源竞争转变为当今的科技创新竞争。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若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就近年来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本土主导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体现出了该国的经济实力和国家竞争力。对中国来说,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基础和关键力量的国有企业的竞争力直接关系到中国整个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技术创新成为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企业的众多创新行为中,R&D活动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需要政府给予创新资助来刺激企业增加R&D投入。虽然目前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受到政府不同程度的R&D资助,但政府往往以直接资助为主,并在企业创新活动中进行太多干预,这就降低了企业的R&D积极性,使得政府R&D资助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高中的学科知识更加丰富,有些学科知识无法通过简单的语言讲解表达清晰,而是需要一定的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学科就是如此,重视逻辑性和实践性.并且高中物理实验所需要
公允价值由新会计准则引入并在会计实务中运用已经有五年的时间,其在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它的运用是符合经济环境的必然趋势,但是其自身的主观性特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