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界内措施是相对于边界措施而言的,是贸易壁垒的一种,狭义上来说,指的是由于各国国内政策而引起的贸易障碍。随着传统边界措施的降低,边界内措施对国际贸易的阻碍凸现,是进一步贸易自由化的方向。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关注的重心逐渐向边界内措施自由化上转移,不仅在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及技术贸易壁垒等领域达成协议,而且提出了许多与贸易相关的新议题。APEC近年的工作重心也从以关税减免为主的贸易自由化,向涉及国内政策执行的贸易便利化转变,此外,与边界内措施自由化息息相关的结构改革研究的工作在APEC经济委员会的领导下井然有序地进行。
本文首先通过总结诸多学者及研究机构关于边界内措施的相关文献,试图明晰边界内措施的概念,廓清边界内措施自由化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比较相关概念分析其特点。在概念明晰部分,本文采用相近概念对比的方法,比较了边界内措施与边界措施、非关税贸易壁垒、结构改革之间的差别,界定了广义边界内措施与狭义边界内措施的概念。文章论述了各国对边界内措施进行自由化改革的必要性,讨论了改革对多边贸易体制带来的挑战。
本文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梳理有代表性的国际组织(WTO、OECD、APEC)已经进行的各项边界内措施自由化行动,分析未来国际贸易自由化的主要方向,并针对我国的相关改革提出了建议。为此,本文第四章主要介绍WTO边界内措施自由化相关议题及APEC贸易便利化和结构改革取得的成果,同时对OECD与贸易相关的边界内措施自由化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概述,总结三大组织未完成的工作。本文最后分析了我国边界内措施自由化的现状,对比管制改革的原则总结出我国尚存的缺陷与未来努力的方向,并对我国进一步的边界内措施自由化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