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车辆空气弹簧悬挂系统动力学及故障影响分析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iao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的进一步完善,保持长期安全稳定的运营品质已成为现阶段面临的重大课题。空气弹簧悬挂系统作为高速转向架关键技术之一,其非线性特性和故障模式对车辆运行安全性和平稳性有重要影响。因此,建立准确的空气弹簧非线性模型,分析其对车辆动力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基于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理论,应用AMESim建立包含橡胶气囊、附加气室及节流孔等元件的空气弹簧垂向非线性模型。依据相关标准对该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并通过试验数据验证空气弹簧模型的正确性。将其嵌入车辆动力学模型中建立整车耦合模型,并与常规模型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整车耦合模型能够更准确的体现车辆运行特性。基于空气弹簧非线性模型和整车耦合模型分别研究结构参数对自身非线性特性和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阻尼随橡胶气囊容积和附加气室容积的增大而增大,随节流孔直径的增大而减小;动态刚度随橡胶气囊容积的增大而增大,随附加气室容积和节流孔直径的增大而减小,当两者结构参数大于一定值时,动态刚度趋于稳定;车辆垂向平稳性随橡胶气囊容积、附加气室容积和节流孔直径的增大而减小;当附加气室容积和节流孔直径大于一定值时,车辆垂向平稳性趋于稳定。建议增加橡胶气囊容积并选择适当的附加气室容积和节流孔直径。进一步通过遗传算法对空气弹簧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结构参数显著改善了车辆的运行平稳性及曲线通过性能。基于整车耦合模型分析4点支撑和2点支撑的空气弹簧在泄漏时各气动元件的时域响应规律,研究不同支撑方式下的故障模式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弹簧泄漏会导致各气动元件的连锁反应;4点支撑下的车辆动力学性能指标一般在泄漏面积为15mm2左右时达到峰值,泄漏面积大于40mm2后,动力学性能指标逐渐趋于平稳;2点支撑下的车辆动力学性能指标一般在泄漏面积为10mm2左右时达到峰值,而后逐渐趋于平稳;车辆通过曲线时空气弹簧发生泄漏,4点支撑下的车辆垂向动力学性能优于2点支撑;差压阀失效后发生泄漏,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指标相比正常工况时明显增大;高度阀失效后发生泄漏,4点支撑下的车辆垂向动力学性能优于2点支撑,且泄漏侧高度阀失效时的动力学性能优于正常侧高度阀失效时;节流孔堵塞后发生泄漏,4点支撑下的车辆横向和垂向平稳性指标分别比2点支撑下高出约2%和11%。
其他文献
西北地区的黄土常年处于降雨-蒸发干湿交替的周期性变化中,使得非饱和黄土的结构形态和水力特性总是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动态变化,外界环境的动态变化使得该地区非饱和黄土边坡稳定性受到影响,因此研究降雨-蒸发条件下非饱和黄土渗透特性的变化规律对维护边坡稳定性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以甘肃通渭非饱和黄土为研究对象,首先探讨了非饱和黄土边坡入渗机理;其次通过室内土-水特征曲线试验和核磁共振试验,分析干湿循环条件下
植被与水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水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研究内容。植被不仅可以维护水生态系统及其物种多样性,也对生态修复、水质净化和泥沙输移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水力学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含淹没刚性植被水流的水动力学特性。试验中采用塑料尼龙棒模拟刚性植被,利用声学多普勒流速仪对水位、流速等进行测量,主要研究了植被淹没度和排列方式对水位、流速、能量、紊流强度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
学位
随着我国铁路中长期规划“八纵八横”路网的不断完善,新建的铁路网也逐年增多,因此如何保证新建线路与既有线路的有效连接,以充分发挥出铁路的运能和运量,是目前工程技术领域急需考虑的问题。对于改建既有线和增建二线工程,多种支护形式组成的多级组合挡结构可有效地解决路基加宽这一工程难题。本文以中兰铁路引入兰州枢纽配套工程—路基边坡多类型组合支挡结构为研究背景,结合设计资料和现场施工方案,采用理论计算、室内模型
随着铁路高速化和重载化的发展,铁路轮轨损伤问题日益突出。轮轨滑动接触是重载铁路启动和制动过程中最常见的接触方式之一,也是造成轮轨损伤的主要方式。轮轨滑动接触时,轮轨间存在不同形态的接触介质,如树叶、砂子、道砟粉末、水、雪和油污等。这些接触物质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或者减缓轮轨间接触损伤的发展情况,同时轮轨滑动接触时,轮轨间的机械作用会导致轮轨材料温度升高,接触介质共同作用时,可进一步引发复杂物理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建筑行业高速发展,但由于建筑生产的特殊性,施工安全事故层出不穷,传统的事故预防和风险管理已满足不了当下的施工安全管理需求。因此,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成为了建筑行业的焦点问题。部分施工企业通过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设置管理机构,实现系统化管理,但具体实施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标。本文基于韧性的视角对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系统进行评价研究,分析企业施工管理系统的安
学位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铁路运输里程增加,运营周期增长,运输量和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重载及高速铁路已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等发展的主要基础设施。铁路轨道处于全天候运营,为提高铁路运营安全性,需对其状态进行实时观测,因此,对既有线轨道结构伤损的识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像采集及其信息提取具有无接触、智能化和高速性等优点,由于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使得图像处理技术得到提升,将其应用于既有线轨道伤损识别
学位
重力式墩桥梁是我国高速铁路所特有的结构,它在我国的铁路桥梁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并且多数位于地震频发及高烈度地震区。以往地震数据资料表明,一次地震发生后极大可能伴随着余震。当主震引起结构产生不可恢复的损伤或者破坏时,余震给已产生震损的结构带来的二次破坏就不容忽视。目前我国对于此类桥梁的研究仅限于内力及位移的分析,而没有系统地从破坏概率的角度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将结合某工程实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