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葡萄酒酿制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

来源 :大连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jeer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挥发性风味物质是评价葡萄酒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葡萄酒的典型特征,对葡萄酒发酵前后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研究,可以掌握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特征。本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质联用(GC-MS)相结合,优化了顶空固相微萃取的条件,并对葡萄原料和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了分析。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的最佳萃取条件。以着色香葡萄为原料进行顶空固相微萃取,其最佳萃取条件如下:葡萄浆果超声时间为20min,在顶空瓶中加8mL被测样品和3g NaCl,用50/30μm CAR/PDMS/DVB的萃取头在40℃下萃取40min。测定了着色香葡萄、蛇龙珠葡萄以及三种商品酒中所含挥发性风味物质。利用上述试验确定的最适萃取条件对两种葡萄浆果进行萃取,并采用GC-MS进行检测,检测出着色香葡萄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43种,蛇龙珠葡萄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23种。其中己醛、2-己烯醛、(E)-2-己烯醇、芳樟醇、脱氢芳樟醇及α-萜品醇为着色香葡萄的特征香气物质,乙酸乙酯、2-己烯醛和1-己醇为蛇龙珠的特征香气物质。检测了三种商品酒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证明了建立的最适萃取条件也适用于葡萄酒的萃取。研究了红葡萄酒发酵前后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葡萄原料中的部分挥发性风味物质在发酵过程中得以保留,成为赋予葡萄酒果香气味的风味物质,如蛇龙珠葡萄中的异戊醇和苯乙醇,着色香葡萄中的己酸乙酯和α-萜品醇;两种葡萄原料在发酵过程中生成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基本相同,在含量上却有所差异,均生成相对含量较高的为乙酸异戊酯(蛇龙珠葡萄酒中的相对含量为0.498%,着色香葡萄酒中的相对含量为3.759%)和辛酸乙酯(蛇龙珠葡萄酒中的相对含量为0.584%,着色香葡萄酒中的相对含量为0.866%)。
其他文献
选用体重约28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肥育猪40头,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和维生素E,检测100kg左右猪胴体眼肌肉样的肉质常规和生化指标,研究饲料中茶多酚对维
建立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在三相静止坐标系和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基于空间矢量的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控制系统,并在Matlab中进行
婚庆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互动耦合是消费需求和市场供给发展的必然趋势,其耦合过程促进了两大产业共同发展、协调发展。文章从产业耦合的视角切入,在分析婚庆产业与旅游产业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个领域中开始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会计行业也是如此,传统的会计方式逐渐被会计电算化所取代。会计电算化作为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主要由会计
通过对天然彩棉的品质特性的分析 ,制定了JC1 8 2tex天然彩色棉混纺纱的生产工艺 ,按生产工序叙述了优化的工艺参数及技术措施。
2003年7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共收治开放性掌骨骨折23例,均采用一期清创、应用微型接骨板和(或)螺钉内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无一例感染病例发生。
目的探讨同步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家属焦虑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48例不同糖尿病患者的家属,随机分成干预组74例,对照组74例。两组均在患者住院1周后采用汉密顿焦虑自评量表
目的综合回顾有关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及联合化疗对比单一化疗的成本效果分析,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带来的效果及不良反
目的比较新药沙棘干乳剂和常见中成药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门诊慢性胃炎患者100例进行对照治疗。结果沙棘干乳剂治疗慢性胃炎总有效率达96%。结论沙棘干乳剂可有效改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企业国际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企业间竞争变得愈加激烈。人工成本已成为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关系企业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