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土钉支护体系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can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蒸蒸日上,各类高层建筑、铁路、高速公路、水利水电设施等大型工程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土钉支护凭借其本身的优点(例如施工方便、成本便宜、安全可靠等),以及随着人们对土钉加劲机制认识的深入,该技术作为永久性支护结构广泛应用到这些工程之中。但是,目前国内外对永久性土钉支护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研究开展甚少。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一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属于地震多发地区。因此,研究永久性土钉支护体系的抗震性能和设计理论十分重要。 鉴于此,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永久性土钉支护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理论与试验研究”(项目号50678002),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对土钉支护边坡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①不同土钉倾角支护边坡的抗震效果对比;②不同土钉长度支护边坡的抗震效果对比;③不同土钉间距支护边坡的抗震效果对比;④土钉应变的分析;⑤土钉支护边坡的动态破坏模式分析。 通过试验宏观现象的观察和对试验数据的整理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土钉支护边坡有较好的延性和抗震能力。 2.振动条件下,土钉支护边坡坡面的变形主要发生在坡腹,坡顶和坡趾的变形相对较小。 3.增大土钉倾角会增大边坡的侧向位移,而增加土钉长度以及减小土钉间距则会减小边坡侧向位移。 4.土钉支护最大作用带为折线形,与计算假设的圆弧形不同,而且此作用带基本处于边坡土钉支护区的中前部,并非是振动情况下滑裂面的位置。 5.边坡中部和下部加速度反应接近,靠近坡顶表面的加速度放大倍数较大。
其他文献
工程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通常有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等手段,目前模拟地震振动台模型试验是研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确认其抗震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对试验的动力相似理
本文介绍了土钉支护技术发展的现状,包括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和工程实践情况,分析了土钉支护技术广泛的应用前景,指出了研究土钉支护结构稳定性的必要性,特别是该种结构地震性的稳
当前,频繁的交通活动、机动车辆运行过程中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的废气和碳氢化合物,车辆的轮胎磨损以及频繁的刹车制动形成大量的橡胶微颗粒物和重金属颗粒物。这其中的大部分污染物将随着降水迁移至自然水体中,对受纳水体的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形成道路路面径流污染,这样的非点源污染的负荷高且难以控制,控制道路路面径流污染势在必行。在道路用地范围内运用一定的材料,并且新建或改造一些结构,从而能够使这些材料和
学位
学位
本文利用ETABS程序建立交错桁架体系计算模型,分析弦杆与柱不同连接方式和柱脚不同形式对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内容包括采用静力分析方法研究弦杆与柱不同连接方式和柱脚不同
大型桥梁是道路交通的关键结合部位与控制部位,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结构在长期的自然环境和运营荷载的共同作用下,逐渐产生损伤。结构损伤不断地累积、增大
污水灌溉条件下,氮素在土壤中转化运移的研究,对于合理利用污水资源进行水资源整合,减少氮素的损失及减轻地下水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污水灌溉下的氮素迁移转化规律进
本文的研究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50878008)研究对象是钢异形柱(T形截面)框架节点。在以往地震当中,钢结构建筑的破坏表明,节点经常发生脆性破坏。因此节
大量宏观震害和强震记录表明,在高烈度区竖向地震作用对建筑物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竖向地震现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大型火力发电厂是重要的生命线工程,在强烈地震作用下会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