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蒸蒸日上,各类高层建筑、铁路、高速公路、水利水电设施等大型工程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土钉支护凭借其本身的优点(例如施工方便、成本便宜、安全可靠等),以及随着人们对土钉加劲机制认识的深入,该技术作为永久性支护结构广泛应用到这些工程之中。但是,目前国内外对永久性土钉支护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研究开展甚少。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一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属于地震多发地区。因此,研究永久性土钉支护体系的抗震性能和设计理论十分重要。
鉴于此,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永久性土钉支护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理论与试验研究”(项目号50678002),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对土钉支护边坡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①不同土钉倾角支护边坡的抗震效果对比;②不同土钉长度支护边坡的抗震效果对比;③不同土钉间距支护边坡的抗震效果对比;④土钉应变的分析;⑤土钉支护边坡的动态破坏模式分析。
通过试验宏观现象的观察和对试验数据的整理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土钉支护边坡有较好的延性和抗震能力。
2.振动条件下,土钉支护边坡坡面的变形主要发生在坡腹,坡顶和坡趾的变形相对较小。
3.增大土钉倾角会增大边坡的侧向位移,而增加土钉长度以及减小土钉间距则会减小边坡侧向位移。
4.土钉支护最大作用带为折线形,与计算假设的圆弧形不同,而且此作用带基本处于边坡土钉支护区的中前部,并非是振动情况下滑裂面的位置。
5.边坡中部和下部加速度反应接近,靠近坡顶表面的加速度放大倍数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