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善致福—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9784582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力图系统梳理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这一梳理是按伦理德性-理智德性、个人-人与人-城邦社会两条并行的线索来进行的.前言部分指出"回到亚里士多德"是来自现实和理论层面的要求,并概述了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地位、渊源及相关著作.论文主体共分六章:第一章从解析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基本构架入手,揭示出幸福、理性、德性三者的内在一致性;第二章讨论了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基本原理-中道,阐述了中道的内涵、达到中道的途径和中道的意义;第三章是关于正义,讨论了正义和中道的关系以及三种类型的正义;第四章论述思辨,回答了何以思辨是最大的幸福,指明道德生活和思辨生活并不矛盾.此外,还指出了思辨所需的条件;第五章阐述了不同种类的友爱,不仅着重分析了友爱和自爱的内在一致性,而且力图找出这种一致性的内在根据;最后一章论述共善的实现:政体和手段.结语部分指出"回到亚里士多德"的原因;与康德义务论伦理学、功利主义比较,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是一种适合当代社会和民众的较好的伦理方法.
其他文献
区别于一般人类社会,经济社会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财富创造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体。在经济社会结构中既有物质方面(社会生产),也有精神方面(社会意识)。经济社会形态的转变不是单
罗钦顺是明朝中叶著名的理学家,其学自释氏入,后归本程朱,而与佛教和陆王学相抗衡.晚年著《困知记》一书,集其一生学思之精华.他自评该书时曾言,发明心性是其一生学问之大旨.
运动康复专业的人才是新形势下亟需的,可从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环节、整合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达到培养本专业高素质、创
当代,人类对自身意识、心智和认知的探索日渐形成了一个范围广泛的跨学科的、交叉的研究领域,在观念和实证研究上都取得的主要进展。这些进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学研究方法和手
该文就全球化对人力资本的流动,信息化对人力资本的投入、结构以及人力资本的管理与开发,知识化对人力资本的知识创新能力、结构以及终身教育等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现代科
“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思格斯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又是一个现实的历史过程.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