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河流上下双丁坝水流特性试验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li2010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坝作为航道整治建筑物,被广泛用于实际工程中。修筑的丁坝可束水归槽,保护堤岸,但也会造成水流分离、回流等一系列复杂的流动现象,受丁坝阻水影响绕坝水流呈现较强三维紊动特性,在某些来流条件下造成丁坝坝头附近地形冲刷和丁坝水毁,进而影响丁坝的整治效果。上下双丁坝作为丁坝的一种平面布置形式,常常在山区河流航道整治工程中被采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双丁坝的整治效果,研究上下双丁坝附近水流的流动结构以及双丁坝对水流的影响规律,对于航道整治建筑物的设计和维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结合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长江上游航道整治建筑物水毁机理研究”,主要开展上下双丁坝水流特性的试验研究。本文对现有单丁坝及丁坝群附近的水流结构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评述,并依托长江上游叙渝段航道建设工程,调查统计了滩险整治建筑物水毁情况。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了上下双丁坝清水定床试验。本文采取模型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采用超声多普勒流速仪(ADV)和超声自动水位测量仪测量了双丁坝附近三维流速、紊动强度和水位,并由测量数据得出测点紊动能。通过绘制水位横断面、纵断面、等值线分布图,流速在测区的横断面、等值线分布图,紊动能等值线分布图,紊动强度在测区的横断面分布图,详细论述了上下双丁坝附近水流特性的分布情况,并研究了不同来流条件、不同坝长组合、不同挑角、不同坝头形式、不同坝间距等因素对双丁坝附近水面线、流速、紊动特性等水流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测区内水位、流速、紊动的对比分析,得出上丁坝坝长固定时,下丁坝较短,坝间距较大时,双下挑圆弧勾头丁坝的平面布置形式较优。
其他文献
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中,一维泥沙数学模型在库区泥沙淤积研究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数学模型为动床模型试验提供了部分或全部边界条件,能对各种水位方案中库区(包括变动
在堤外滩地种树,利用树根保护土壤,避免水土流失,能起到固滩、固岸的作用。然而,河滩种树后引起的漫滩水流滩槽相互作用的变化,改变其表观切应力,从而影响滩槽水流的综合糙率,因此我
洪水灾害是世界上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常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洪水预报作为防灾减灾的重要非工程措施之一显得尤为重要。察尔森水库是兼顾洮儿河流域防洪和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