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在高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患者中分别使用逍遥丸联合溴隐亭治疗,与单纯使用溴隐亭治疗两种方案,比较在两种治疗方法下,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清泌乳素、肿瘤大小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探讨逍遥丸联合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中药的组方特点。方法:纳入肝郁脾虚证高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女性患者60例,60名患者的年龄在18至35岁,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使用逍遥丸联合溴隐亭治疗,对照组使用溴隐亭治疗。所有入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定期随访并填写临床观察表,记录每位患者的月经情况、溢乳情况,血清泌乳素水平及肿瘤大小变化。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评价逍遥丸联合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的临床疗效。成果:1.治疗前,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研究对象在年龄、临床症状、血清泌乳素水平、垂体肿瘤大小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6个月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有效率评价:实验组患者痊愈3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症状改善评价(包括改善月经周期、月经量和溢乳):两组治疗后6个月主要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实验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月经周期恢复20例,月经量增加19例,溢乳消失16例;对照组患者月经周期恢复10例,月经量增加10例,溢乳消失8例。在症状改善方面,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泌乳素水平:两组治疗后6个月血清泌乳素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实验组下降率为44.8%,对照组下降率为2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肿瘤大小变化:两组治疗后6个月肿瘤体积均较治疗前下降,实验组下降率为29.3%,对照组下降率为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中医证候改善评价:实验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7%,实验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逍遥丸联合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与单独使用溴隐亭治疗相比较,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包括改善月经周期、增加月经量、减少溢乳,同时能降低血清泌乳素水平,控制肿瘤的大小,并减少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