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斑点追踪技术对继发孔型房缺患者封堵术前后右室心肌力学特性的研究

来源 :宁夏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xxf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2D-STE及3D-STE从右心室心肌的力学的角度,分别评价ASD患者封堵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右心室整体、局部收缩功能。  方法:采用常规超声、2D-STE、3D-STE技术对30例单纯继发孔型ASD患者(A SD组)介入封堵术前、术后以及健康成人20例(NOR组)进行检测。观察ASD患者封堵术前后及正常对照组常规超声参数及右室游离壁、室间隔应变值。  结果:  1.ASD封堵术前后及正常人右心室形态学及常规超声收缩功能参数:ASD组较正常对照组右心房、右心室增大,TAPSE、TASa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ASD封堵术后3天、1月较封堵术前,RA、RV、TAPSE、TASa、PASP均减小(P<0.05),术后3天与术后1月无明显差异。RVFAC较术前无明显变化。  2.右心室2D-STE及3D-STE相关参数:2D-STE结果显示ASD组右室游离壁中间段、心尖段纵向应变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室间隔各节段纵向应变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3D-STE结果显示ASD组右室游离壁整体纵向应变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室间隔整体纵向应变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  3.封堵术后右心室形态学及收缩功能参数的变化:封堵术后右心室2D-STE及3D-STE相关参数的变化:2D-STE结果显示ASD组右室游离壁中间段、心尖段纵向应变较术前减低(P<0.05);3D-STE结果显示;ASD患者封堵术后与术前相比右室游离壁整体纵向应变明显降低(P<0.05),室间隔整体纵向应变无明显差异。  4.TAPSE、TASa与RVFW-GLS呈良好正相关。  结论:  1.RV游离壁纵向应变能够的良好反映右心室收缩功能。  2.ASD患者右心室介入封堵治疗后右心室开始回缩,反映右室整体、局部收缩功能的参数较术前下降。  3.三维斑点追踪可以立体的研究右心室心肌空间运动,从而能够更完整、更准确的定量评价右室心肌力学改变。  4.二维、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能够检测ASD患者封堵术前、术后右心室整体及局部纵向收缩功能,为进一步研究其术前、术后病理生理学改变提供了可靠影像学信息。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MHD患者发生SHPT行PTX+AT治疗后骨代谢标记物与术后低钙血症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影响术后低钙的其他相关因素。  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从2017年01月2018年10月之间于苏
背景与目的: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衰老与痴呆之间的认知功能缺损状态,但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正常。MCI患者可能转化为痴呆,是痴呆的高危人群。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