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地区中小城镇特色风貌塑造的研究——以黟县为例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Wang_Gu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着如火如荼的城镇大建设,大建设给城镇带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气息,带了骄人的城镇建设成果。但另一方面,我们的城镇特色风貌却在消逝,城镇风貌越来越趋于同一个样子,每个城镇所特有的可识别性和可认知性慢慢被削弱,最初的“一城千面”最终也只会是“千城一面”。本文对黟县的城镇特色风貌塑造的研究目的不是为了鼓动人们抛弃现代化的设施和文明的生活,不是为了恢复城镇的旧时面貌,也不是为了挑动人们的怀旧思绪,而是期望通过对黟县县城特色风貌塑造的研究和分析,保护、发掘、传承和发展黟县的城镇特色风貌。   本文借助于城市社会学、历史学和地理学等学科,分析和研究传统的城镇特色风貌的演变,以期为黟县县城的城镇特色风貌的塑造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借鉴。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首先系统的分析研究城镇特色风貌的概念、构成、属性、作用以及分类,对城镇特色风貌系统中各层次的内容和关系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和分析。   二.通过对黟县概况和现状的认知,从黟县的“硬件系统”即自然环境要素、人工要素与黟县的“软件系统”即历史文化传统、社会风俗民情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对黟县的城镇特色风貌进行解读。分析提取黟县县城特色风貌的优势资源以及所面临的问题、机遇和挑战。   三.通过对黟县县城整体特色风貌塑造的研究,提出特色风貌塑造的三原则:整体性、独特性和实用性,并通过对黟县县城特色风貌的保护、发展和传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黟县县城整体特色风貌塑造的策略。   四.通过对黟县县城的特色风貌区、特色风貌带、特色风貌核塑造的研究,从“点、线、面”三个层次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和分析了黟县县城特色风貌的塑造。   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本文认为:黟县县城特色风貌的塑造是受到自然要素、人工要素、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风俗民情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黟县县城的整体特色风貌塑造应注重整体性、独特性和实用性三原则,对黟县的城镇特色风貌塑造应从其特色风貌区、特色风貌带和特色风貌核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  
其他文献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尤其是在餐饮环境中,人们用餐不只仅仅重视美味的菜肴,同时还希望享受到温馨舒适的环境。室内景观文化就在
建筑节能成为世界建筑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直接影响建筑能耗,玻璃幕墙是现代建筑较多采用的外围护结构之一,它不仅实现了建筑外围护结构中墙体与门窗的
近年来,“小”建筑逐渐受到建筑师和设计师的青睐和重视,对“小”建筑设计的讨论也随之越来越多。本文选择“小”建筑不同于大型建筑的特点、设计方法及策略的视角来切入这个问
随着人们保护环境意识的提高,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而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我们保护和改善生存环境提供了一个付诸实施的机会。近年来我国可
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生命有机体,其空间的动态发展决定了在城市空间的更替演化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遗余空间。同时,城市在高强度的开发下,公共空间的丧失和城市活力的不足引发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和街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不断地呈现出千篇一律的面貌和规划格局。如果一座城市或者一条街区完全丧失了自身的特色,那么它将会磨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西方现代墓园,重点为其中的建筑和景观两部分,并通过文献查阅和案例分析进行研究。   文章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从西方现代墓园的发展概况入手,在宏观上对西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稳步提高,城市扩张的速度也在逐步加快。城市人口数量每年都在递增,城市用地面积每年也在扩大。大规模的城市扩张进程也带动了中国住宅
我国当前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大量历史建筑在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许多城市正面临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原有产业大量外迁,第三产业成为城市中心主要的职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不能回避的是,重物轻人的现象依然存在--视觉美学成为很多设计的出发点,场所感的物质维度被片面强调,空间的真实使用情况却被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