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块菌属Tuber是一类子囊菌门外生菌根真菌,其地下生子囊果“松露”为美味的食用菌。该属一些种类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如黑孢块菌Tubermelanosporum,意大利白块菌Tuber magnatum和印度块菌Tuber indicum。研究表明亚洲特有的,且主产于中国的印度块菌是一个复合群Tuber indicum complex。分子系统学研究揭示该复合群至少存在两个分支(Clade),但已有研究尚未明确其各分支的形态特征。本研究以239份国产印度块菌样品为研究材料,以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及交配型基因(mating type gene)作为分子标记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并结合形态学分类探讨了印度块菌复合群不同分支间的形态变异。由于交配型基因的表达调控与块菌子囊果的形成和发育直接相关,因此,本文也对不同接种时间印度块菌菌根苗中块菌交配型基因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块菌属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基于ITS序列及MAT基因对已有复合群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印度块菌复合群分为4个分支,其中两个为新增分支;基于交配型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ITS构建的系统树具有相似的拓扑结构,且各分支的支持率较高,暗示交配型基因可能在解决该类复合群的鉴定问题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2.形态学结果显示,13个形态学指标(瘤突基部宽度、总包被厚度、外包被厚度、内包被厚度、外包被细胞直径、内包被菌丝直径、子囊直径、孢子长、孢子宽、孢子长宽比、刺高、刺宽、纹饰间距)的联合分析能以较高准确率(84%)区分四个分支样品。 3.本研究检测了温室中接种印度块菌菌剂后6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的华山松菌根中块菌的两种交配型基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接种24个月后的单株苗存在两种交配型基因的菌根苗占总菌根苗的比例最高,暗示接种24个月可能是块菌菌根苗室外移栽的最佳时间,可提高两种交配型菌株的时空分布吻合概率和子实体产生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