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冠刺槐生物学特性及生长规律研究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657092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窄冠刺槐是从普通刺槐类型中新选育出的具有生长快、干形好和分枝角度小的刺槐优良无性系。本文对窄冠刺槐个体及林分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首次获得以下重要结论。1、结果表明窄冠刺槐生长速率明显快于普通刺槐,9a窄冠刺槐个体,胸径17cm,树高16.4m,材积0.1949m~3,分别超过同龄普通刺槐22.55%,83.33%和175.49%;窄冠刺槐还具有良好的形态学特性,其分枝角度为34°,形率0.67,平均每轮侧枝间距89cm,分别比普通刺槐小13°,大0.19和长16cm,而且这些优良性状稳定性强,受造林株行距的影响较小。2、生长在黄泛平原风沙土立地条件下的9a窄冠刺槐根系发达,水平分布东西6.6m,南北5m,垂直分布2m以上,根系主要分布在地下0~40cm土层内。在垂直方向上,直径D≥15mm的粗根主要分布于20~40cm土层中,而直径D<15mm的根系则主要分布在O~20cm深的土层中,其中直径D<1mm的吸收根主要分布在地下0~20cm土层内;在水平方向上,直径D≥5mm根系的分布在不同方位都是随着距树干距离增加而减小,而直径D<5mm根系的分布表现出先增后减或先减后增的趋势,其中直径D<1mm的吸收根主要分布在距树干0.5-1.5m范围内。3、9a窄冠刺槐单株生物量可达161.7kg,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分别占总生物量的83.18%和16.82%;在地上部分生物量中,各器官生物量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树干(57.55%)>树枝(38.14%)>叶(4.31%);而地下部分生物量中,各部分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主根(87.13%)>一级侧根(10.66%)>二级侧根(1.84%)>三级及以下侧根(0.37%)。不同株行距林分的生物量依次为2m×4m林分(149.83t/hm~2)>2m×3m林分(144.57t/hm~2)>3m×4m林分(114.93t/hm~2)。4、9a窄冠刺槐胸径年生长量最高可达2.6cm,年平均生长量1.9cm,前4年是其胸径生长速生期;树高年生长量最高可达2.6m,年平均生长量1.4m,树高生长速生期在前4年;材积年生长量和年平均生长量随年龄增大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在第9年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02418m~3和0.01187m~3。5、9a窄冠刺槐不同株行距林分的蓄积量依次为2m×4m林分(96.28m~3/hm~2)>2m×3m林分(90.05m~3/hm~2)>3m×4m林分(75.61m~3/hm~2),蓄积年生长量和年平均生长量逐年递增,在第9年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9.48m~3和10.01m~3(以株行距2m×3m林分为例);而8a普通刺槐林分(株行距为2m×3m)蓄积年生长量和年平均生长量也逐年递增,在第8年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35m~3和1.83m~3,仅为窄冠刺槐的17.2%和18.28%。上述结论表明,窄冠刺槐生长快、干形好、树冠窄,根系发达,非常适合用于营建速生丰产用材林、农林间作系统、生态防护林以及四旁绿化,既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的原木,又可以发挥良好的生态防护和绿化美化功能。
其他文献
“滄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这首《沧海一声笑》是我所学不多的古筝曲目中的一首,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  轻轻抚过二十一根琴弦,悠扬清丽的声音倾泻而出,我仿佛置身一片竹海:远远望去是几座山,从山麓一直到山顶,甚至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分不清哪儿是枝,哪儿是叶。一阵风吹过,掀起翠色的波浪,层层叠叠,一直涌向很远的地方。随着手指上下翻飞,琴声越来越快
期刊
背一只简单的旅行包,独自行走在溪流迂回宛转的乱石滩,挂在撑竿边的风铃清脆悦耳的碰撞声缭绕耳际,仿佛绝妙的配乐。我深吸一口气,开始欣赏石滩的景致。  旅途中,只要静下心来,便能聆听到世界的声音。山鸟的身影在彼岸的树林时隐时现,一声声宛转悠扬的啼鸣随之飘散。身后的林子里也传来心领神会的回应,紧接着数只山鸟从两岸的树顶窜出,转眼消失在右边巨大的落石间。我微微一笑,往常不胜其烦的聒噪鸟鸣,在这一刹那竟然变
期刊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紫花苜蓿接种与之匹配的高效根瘤菌,能够提高固氮效率和植株品质,节肥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意义。本研究就苜蓿根瘤菌在不同基质中与苜蓿品种的共生匹配进行了一些探讨,选用了3个紫花苜蓿品种分别接种11株不同根瘤菌,在温室条件下,通过风化煤、蛭石和珍珠岩双层钵栽培试验和土壤盆栽试验
外婆最喜欢养花了,在老家的小院子里,花盆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春天里,百花盛开,院子漂亮极了,引得周围的邻居们都来观赏,蜜蜂、蝴蝶也三五成群地前来嬉戏。每当他们赞叹花朵的美丽时,外婆都笑得合不拢嘴。到了秋天,花儿结了种子,外婆便把花种分给邻居,并耐心地教他们种花。于是,我便以为种花很容易,不是什么难事。  过生日的时候,外婆送给我一盆君子兰作为礼物,我把花儿养在屋子里,天天浇水。外婆阻止我,说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