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个人财富的增长和城市化,我国房地产行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大中城市的房价也随之快速上涨。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公布的2015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深圳的房价收入比高达27.7倍,北京、上海的房价收入比也在20倍左右,而且全国绝大部分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均已超过6倍,一般来说房价收入比在3-6倍较为合理。如此高昂的房价会严重制约居民的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不仅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会威胁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针对房价问题,政府先后出台了各项土地政策、金融政策以及"限购令"等,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干预,然而并没有遏制房价的上涨。2011年,上海和重庆发布了个人房产税改革试点方案,拉开了我国征收个人房产税的序幕,个人房产税的征收不仅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因此在将房产税向全国推广之际,研究征收个人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在介绍各国房产税和分析我国国内房产税试点的基础上,分别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两个方面来探究征收个人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最后提出完善征收个人房产税的相关政策建议。首先从供求理论出发,分别分析征收个人房产税对需求方和供给方产生的影响;运用税负转嫁模型分析个人房产税最终的税负归宿;引入四象限模型直观展示了开征个人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机制。在实证分析上,本文采用的是近年来在公共政策和项目实施效果领域研究较为流行的一种计量经济学方法:双重差分法(DID)。将征收个人房产税的政策看做是一个"自然实验",先选取合适的对照组,然后选取合适的控制变量控制城市之间的异质性,将征收个人房产税对房价产生的影响最大化地剥离出来。经过实证研究发现,征收个人房产税对当地的房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上海地区征收个人房产税后房价每平方米下降约5.77%,重庆地区下降约16.82%。最后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果对于征收个人房产税的政策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第一、应该采用"宽税基"的原则,扩大个人房产税的征收范围;第二、针对我国目前较大的贫富差距,应该设置合理的差别化税率;第三、要建立起完善的房地产市场评估制度,为将来以房地产的市场价值作为计税依据奠定基础;第四、完善房产税相关的法律制度,并且加快廉租房、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