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域城镇化作为城镇化的基础层次,对我国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也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湖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在加快城镇化建设和经济转型的新时期,县域城镇化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研究湖南省县域城镇化的空间格局、分析省内各地区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不仅有利于相关部门掌握各地区城镇化发展所处阶段,从而在制定政策时既能够统筹兼顾又可以因地制宜,而且对深化农业改革、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协调各地区城镇化的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湖南省88个县级行政区划(不包括市辖区)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省内县域城镇化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做实证检验。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主要阐述城市化相关理论。第三章运用ArcGIS软件和变异系数从空间格局特征、空间格局差异和演化趋势三方面分析湖南县域城镇化空间格局的现状。第四章从经济、社会及政府干预三方面重点研究湖南县域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运用普通面板回归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各因素对湖南省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得出结论:第一,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投资规模的扩大均对各分位点的县域城镇化发展起到显著性的正向影响,但在不同分位点的表现情况存在差异;第二,县域地区中等教育水平与各分位点的县域城镇化发展呈现负向影响,证实了中等教育比重的缩减对县域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第三,县域地区医疗水平对绝大多数分位点的县域城镇化发展呈现显著性正向影响,并且随着分位点的提高,医疗水平的系数仅有细微变化;第四,县域地区政府支出占GDP比重对处于不同分位数水平的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不显著。第五章主要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湖南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