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神经肽基因Grb-AST<,6>串联体的表达及虫效研究

来源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890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蟋蟀保幼激素抑制素(allatostatin AST)是蟋蟀脑中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物质.体外实验显示它可抑制昆虫咽侧体合成保幼激素.蟋蟀AST基因串联体共编码15个AST多肽,每个多肽抑制咽侧体合成保幼激素的能力不同.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它们拥有共同的C末端序列Y/FXFGL/I/V.Grb-AST<,6>编码8个氨基酸残基,其一级结构为N-SRPFGFGL.Grb-AST<,6>编码15个AST多肽中的第6个多肽.该文采用改进的"自身模版-引物"法构建Grb-AST<,6>串联体,先设计出一对特异引物,用T4 DNA polymerase构建成模板,再通过Pyrobest DNA polymerase进行PCR扩增,从中得到一个含有16个拷贝的Grb-AST<,6>的串联体.将构建后的基因串联体分别在大肠杆菌pET表达系统中的pET21,pET22,pET30,pET44a表达载体和pQE表达系统中的pQE30表达载体中进行了表达.从各个表达结果中筛选出表达量高的pQE30/SG13009[pREP4]表达组合.这个组合进行表达的最优条件为菌液浓度OD<,600>=0.8和诱导剂浓度1.0mM.表达蛋白质的分子量为22.9114KD.用表达产物饲喂甜菜夜蛾,进行虫效实验,实验结果表明Grb-AST<,6>表达蛋白具有较明显的抑制幼虫生长和杀虫的能力.饲喂Grb-AST<,6>表达蛋白6天后,处理组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第8天死亡率达到高峰,为30.58﹪,对照组为2.26﹪.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基于手机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的膳食干预对成年超重或肥胖人群减重及食物成瘾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8年1月宁波市第一医院肥胖多学科联合门诊的18岁以
在如今这个如火如荼的社会,每个企业或公司都有一个矢志不渝的使命-如何满足社会对其公司的期望,并通过公司自己的价值理念和追求达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总目的.我国很多中小型企
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Brachiaria brizantha cv. Reyan No. 6)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从于1963年引种的珊状臂形草中选育出、适宜我国推广种植的品种,该品种具有分蘖能力很强,能迅速形成覆盖层,抑制杂草生长,且耐放牧、耐火烧、抗逆性强等特点,既可用于建植高产、优质、持久的放牧型人工草地,又可用于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是优良的放牧型牧草和水土保持植物,适宜在我国南方推广利用。
小麦低分子量麦谷蛋白(LMW-GS)是小麦贮藏蛋白之一,它对面条面包的加工品质有着显著影响。但是LMW-GS基因是一个多拷贝基因,序列相似度高,很难有效、深入地鉴定,这极大地妨碍了低分子量麦谷蛋白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本研究通过使用位点特异性引物,用PCR的方法克隆了37条序列,通过对这些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和遗传多样性分析,讨论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为以后更有效率、更快、更精确的分析LMW-GS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