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同步发展,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特点。工业化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动力,加快了城市化发展速度,截止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3.73%,而信息化被引入城市管理,则促进了城市化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后,全国兴起了一轮新型城市化建设浪潮,可以预见,我国的城市化仍将快速发展。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产生了城市社会融入、就业、医疗教育、资源环境、城市管理粗放等一系列问题。为保障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实现城市管理科学化。城市管理的对象是一个复杂的巨型系统,涉及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管理这样一个复杂系统需要获取城市各组成部分的详细信息,而这些信息隐藏在城市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作用产生的数据之中。城市管理科学化的核心就是利用这些数据提取有效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做出恰当的决策,然后执行决策,收集决策执行后产生的新的数据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其目的是让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因此城市管理科学化离不开对城市各个组成部分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发展到大数据时代后,信息技术为收集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城市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作用的数据,以及分析利用这些数据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力地支撑了城市管理科学化实践。大数据凭借其蕴含的系统管理理论、精细化管理、治理理论等管理思想和数据收集、传输、存储、处理分析、可视化等技术优势,在城市管理中呈现出帮助掌握城市基础数据信息,辅助城市管理决策,实时监督城市管理决策执行,扩大城市公众参与、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价值。因此,将大数据引入城市管理中十分必要。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分析大数据时代城市管理的挑战和机遇,从而确定具体实践方案。本文认为大数据时代城市管理的挑战是数据开放、共享不足,数据质量不高,信息时代的舆论压力,数据隐私和安全威胁;机遇是数字城市、数字城管、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等信息化技术运用于城市管理的数据积累和实践经验,大数据理念快速普及和技术成熟。大数据推动城市管理科学化必须从法律保障、发挥数据优势、优化管理实践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健全法律体系是大数据应用于城市管理的基础和保障。开展数据普查、理清已有数据基础,制定数据标准,保障数据统一性;开展实时监测,保障数据时效性;实施数据开放共享,提高数据利用率,推动基于数据的城市治理是发挥数据优势的路径。建立政务处理网络平台,实现城市管理电子化、协同化、高效化和有效监督,是优化城市管理实践的具体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