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革新的影响下,网络司法拍卖作为时代发展与司法改革交流碰撞的产物,为民事执行阶段提供了具有理论创新性、制度优越性、过程灵活性的财产变现方式,由此成为法院公正司法、当事人参与竞拍的不二之选。在此背景下,我国在立法层面不断推进网络司法拍卖法治建设的进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等司法解释中,以立法的形式先后赋予人民法院在网络司法拍卖中的主体资格。最高人民法院于2017年1月1日正式施行了《关于人民法院网络司法拍卖若干问题的规定》,由此,网络司法拍卖历经实践检验在政策支持及法律支撑的基础上愈发生机勃勃,加之网络司法拍卖相较于传统委托拍卖模式具有不收取佣金、竞拍过程更公开透明、竞拍方式更灵活等诸多优势,一时间网络司法拍卖的法律适用问题成为学界热议的对象。然而,由于我国网络司法拍卖制度尚未成型,不论是立法层面、制度层面还是程序层面都存在诸多不足。有鉴于此,本文以探索优化我国网络司法拍卖程序为出发点,立足国内实践及国外有益探索,以C市两级法院2018-2019年上拍案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梳理与数据分析相结合、价值分析与实践功用分析相对照、比较分析与理论评述相呼应的研究方法,剖析网络司法拍卖的现存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优化建议,最后对网络司法拍卖发展前景做出展望。文章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网络司法拍卖缘起与发展。该部分主要介绍网络司法拍卖的发展历程及社会功用,并从网络司法拍卖的基础概念出发,总结特征、梳理流程。第二部分:域外网络司法拍卖比较与借鉴。该部分先分析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司法拍卖制度架构及优缺点,再将两大法系与我国网络司法拍卖作比较分析并归纳提炼适用于我国网络司法拍卖实践的几点建议,即:第一,规避腐败问题,突显司法廉洁。第二,加强执行监督,提高执行效率。第三,强化技术支持,提高防护保障。第三部分:网络司法拍卖实证研究——以C市两级法院2018-2019年上拍案件为研究对象。本部分选取C市两级法院2018、2019年两年度网上拍卖案件共7700余件案件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主要有近两年C市两级法院上拍案件数,不动产、动产以及其他权属类财产在上拍案件中占比情况,C市两级法院上拍案件流拍率、成交率。用以上述数据作支撑进一步总结影响网拍成交率、流拍率的因素,再将影响因素划分为法院因素、竞买人因素、价格因素以及标的物因素,并进一步提炼问题。第四部分:现有网络司法拍卖的问题探析。以成交率、流拍率影响因素为基础,本章从实体和程序两个角度出发,提炼现有网络司法拍卖存在的问题:一是实体方面存在漏洞尚需完善。包括网络司法拍卖法律体系不完善,竞买人权益无明确法律保障。二是程序方面存在漏洞亟待破除。包括不动产缺乏竞拍准入门槛,动产及其他财产权利的自身瑕疵难以规避,法院网拍及宣传方式单一,外部监督缺位致使法院“高投低效”,内部监督不足难保平台安全。第五部分:优化网络司法拍卖的建议与展望。该部分以解决现有网络司法拍卖存在的问题为关键点,围绕健全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竞拍守法等四个维度的探索,提出以下具体建议:立法既要汇集经验又要有所创新;法院司法既要正面引导拓宽网拍途径,又要加强标的物竞拍准入法律规制以提升质效;执法方面可通过明确检察院监督责任划分、加强法院内部监督及平台监管以规范执法行为;守法方面竞买人诚信竞拍与理性参与缺一不可,以此规制恶意加价及悔拍行为。有鉴于以上实践检验及经验探索,最后对网络司法拍卖前景进行展望。网络司法拍卖依托互联网技术、搭乘通往“人工智能社会”的疾驶列车,不仅为司法改革创新助力,促进“智慧法院”建设,更能增强司法公信力,树立司法权威性,为法治中国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