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群体嗅觉行为的昼夜节律以及阻断嗅觉传入和听觉缺陷对果蝇活动昼夜节律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uri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果蝇是研究昼夜节律的一个理想模式生物,表现许多昼夜节律行为包括活动、摄食、羽化和交配等。气味可以引发果蝇许多行为反应包括吸引和排斥。先前的研究表明果蝇触角对气味的电生理反应即嗅电图幅度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然而,至今没有行为学证据提示果蝇嗅觉敏感性存在昼夜节律,也不知道它们的昼夜起博器在何处。通过采用T 迷宫行为范式,本研究显示,在12h: 12h 光照黑暗(LD)下,野生型果蝇嗅觉吸引和排斥反应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这些反应在白昼比较低,在关灯之后逐渐上升,且大约在午夜达到高峰,然后再度下降。在持续黑暗(DD)下,野生型果蝇表现出类似LD 下的嗅觉行为反应节律。果蝇群体活动监测显示,无论是LD 还是DD 下活动的高峰时相不同于嗅觉排斥和吸引反应的高峰时相,这说明嗅觉行为节律不依赖于果蝇群体的活动。嗅觉反应的昼夜节律在时钟基因per0和tim0突变体消失,表明时钟基因调控这种嗅觉行为反应的昼夜节律。缺乏色素驱散因子(pigment-dispersing factor, PDF)或驱动活动和羽化节律的中枢起博器外侧神经元(lateranl neurons, LNs)的果蝇仍然表现嗅觉行为节律。这些结果提示果蝇嗅觉行为昼夜节律并不是由驱动休息-活动的起博器调控,其起博器可能位于触角。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及目的: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罗格列酮(一种PPARγ激动剂)可以改善疼痛状态并预防压力引起的抑郁症。然而,罗格列酮是否可以预防疼痛引起的抑郁症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保证、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它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意
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影响质量的不确定因素很多,本文研究工程质量风险管理,在对引起工程质量问题的各种风险因素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的流程;基于Baye
以刺五加、麦冬等为主要成分的多耐运动保健饮料对动物和人体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运动能力,活跃细胞代谢和增强免疫功能,均有一定的效果。
<正> (一)期货交易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随着市场的扩大和商品交易的发展,交易所也应运而生。大宗同类商品如小麦、玉米、棉花、糖、铜、锡、铝、镍等农矿产品以及金银、证券、
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治理技术,具有高效、节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开发高效率稳定的可见光催化剂,是近些年来光催化领域的研
[目的]了解临床专业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学课程安排及实施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
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职人员,师者德为先。教师的职业道德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广大中小学教师需要加强职业道德,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整个教师群体的职业光荣感和社
对于那些工作在各级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而言,医院评级毫无疑问是让大家紧张到要脱一层皮的大事。因为医院的收费标准、各种医疗资源的分配、员工工资水平,无不与医院级别直接挂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