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变暖给人类和自然界带来的影响已不容忽视,二氧化碳(CO2)作为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其含量多年来持续上升。森林的大量砍伐、草原开垦与过度放牧,引起地表植被覆盖及土地利用的剧烈变化,是导致 CO2浓度急剧上升的重要原因。为研究全球大气中 CO2浓度时空变化规律,并分析其浓度变化与地表植被覆盖间关系,首要任务是实现数据的网络共享,让更多的普通用户参与到 CO2的基础性研究中来,因此气象观测数据的网络共享方法是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目前国内外许多机构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气象观测数据存储数据库,对于全球气象观测数据尤其是温室气体数据(诸如CO2)的发布共享特别少,而且用户通常只能获取专业的数据,很难了解全球气体时空变化状况的具体信息。针对CO2气象观测数据存在的专业性强、结构复杂而且解析难度大等致使网络共享程度较低的问题,本文以NASA AIRS数据中CO2 L3 V5产品为基础,结合GlobeLand30全球30米全球地表覆盖数据,进行CO2气象观测数据的网络共享方法研究。 首先介绍NASA AIRS的仪器、卫星产品、CO2的数据格式HDF-EOS的特点及全球地表覆盖数据GlobeLand30的数据类型、组织形式,并分析研究本文所需的技术方法。然后基于MATLAB进行CO2年均值及空间插值算法的应用处理,分析CO2元数据内容及框架,根据需要构建合理的AIRS CO2气象观测数据共享的元数据库,为数据的检索下载提供服务。针对年均值数据研究全球瓦片空间索引构建方法,包括瓦片数据的生成方式、存储管理结构、索引方法及发布形式等多方面。以JSON、GeoJSON格式分别组织分析单点结构及全球时空数据变化,完成数据的图表可视化及下载功能。最后利用 JavaScript、PHP、OpenLayers等开发工具,建立 B/S的三层体系架构,完成 AIRS瓦片地图的发布及全球 CO2浓度时空数据信息可视化表达,实现AIRS CO2浓度数据与GlobeLand30数据的集成显示及 CO2气象观测时空数据信息的网络共享,为更好地了解碳源汇及其变化规律,研究全球尺度CO2浓度分布与地表覆盖/土地利用间的关系提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