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本研究通过左卡尼汀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的心肌损害,观察治疗效果,探讨该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医生治疗支原体感染所致心肌损害提供更优化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心肌损害的74例2-14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1)对照组(A组)36例;(2)实验组(B组)38例。A组给予注射用阿奇霉素10mg/(kg.d),日1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左卡尼汀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的心肌损害,观察治疗效果,探讨该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医生治疗支原体感染所致心肌损害提供更优化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心肌损害的74例2-14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1)对照组(A组)36例;(2)实验组(B组)38例。A组给予注射用阿奇霉素10mg/(kg.d),日1次,静脉滴注抗感染治疗,每日最大剂量为0.5g;给予注射用磷酸肌酸钠1g/d,日1次,静脉滴注营养心肌治疗;同时给予退热止咳等对症支持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50mg/(kg.d),日2次,口服,每日最大剂量为3g。入院时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胸闷、气短等),并分别在住院第2天及治疗后第7天,留取空腹静脉血送检,检测项目包括血常规、CRP、心肌酶谱(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HBDH、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I以及肺炎支原体抗体,同时完善胸部X线片、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检查。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进行记录。结果1、A、B两组临床表现的比较:A、B两组入院前发热、咳嗽及心肌损害症状的时间及例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B两组间患者的退热时间及咳嗽缓解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B组患者心肌损害症状消失时间短于A组,在统计学上存在差异(P<0.05)。2、A、B两组疗效的比较:A组中治愈14例(39%),好转19例(53%),无效3例(8%);B组中治愈27例(71%),好转10例(26%),无效1例(3%)。B组的治愈患者的例数明显多于A组,两组治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A、B两组炎症指标的比较:治疗前,两组间比较WBC、CRP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都较前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WBC、CRP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A、B两组心肌酶谱的比较:治疗前,两组间比较AST、CK、CK-MB、HBDH及LDH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都较前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AST及HBDH无统计学差异(P>0.05),CK、CK-MB及LDH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B组较A组下降明显。5、A、B两组肌钙蛋白I的比较:治疗前,两组间比较肌钙蛋白I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组中转阴10例(50.0%),好转7例(35.0%),无效3例(15.0%),B组中转阴18例(81.8%),好转3例(13.6%),无效1例(4.6%);两组间转阴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6、A、B两组心电图的比较:治疗前,两组间比较心电图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组中转阴率为78.9%,B组中转阴率为100%;两组患者转阴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7、A、B两组胸部X线片的比较:治疗前,两组间比较胸部X线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组中治愈20例(55.6%),好转13例(36.1%),无效3例(8.3%),总有效率91.7%;B组中治愈24例(63.1%),好转12例(31.6%),无效1例(5.3%),总有效率94.7%;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比治疗前好转,但两组间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心肌损害,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左卡尼汀联合磷酸肌酸钠可以更有效的缓解心肌损害临床症状,更有效的降低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I,更有效的促进心电图恢复正常,治疗效果较好,且两药联合并不会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扁平足是一种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常见的足部畸形症状。若未得到及时的诊断和矫正,这种症状会延续到成年进而发展为一种不可逆性疾病,将给患者的正常活动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因此在儿童青少年的发育关键期对足型进行及时检查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计算机硬件和理论的日益发展,机器学习算法及其医学辅助诊断应用已经成为当前的两个研究热点。本文以这两个方面为出发点,首先研究了两类前馈神经网络,即权值与结构双确定(Weig
目的:评估腔内碎石改善移植肾上尿路结石的风险与治疗效果。方法:采集了本院于2000年1月到2019年10月份在院接受治疗的16位肾移植并发上尿路结石病人信息,上述病例都进行了腔内手术,有10位患者进行了经皮肾镜碎石术,4位患者进行了逆行输尿管镜碎石术,2位患者进行了经皮顺行输尿管镜碎石术,采集上述患者的治疗数据并展开对比研究其在进行腔内碎石术前后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超敏C反应蛋
目的:筛选经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后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演变至去势抵抗阶段(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CRPC)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学提示神经侵犯(Perineural invasion in biopsy,PNIb)在疾病进展中的价值。方法:回顾
目的:分析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25(OH)D缺乏情况、左心室肥厚(LVH)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初步探讨CAPD患者25(OH)D水平与LVH及炎症状态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从2019.3至2020.10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收治的规律行CAPD治疗的患者共161例,收集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作相应统计学分析。结果:1)161例CAPD患者V
目的:探讨肾脏间叶来源恶性肿瘤(Renal mesenchymal malignancy)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手术治疗手段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8例肾脏间叶来源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16~79岁,男29例,女19例。首诊主诉腰痛31例,腹胀8例,体检发现6例,血尿2例,还有1例以上臂痛就诊骨科,完善检查提示肾脏来源肿瘤。根据初诊时的影像学结果进行
目的:探讨妊娠早/晚期低甲状腺素血症与GDM之间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20例为对照组,同期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28例为GDM组,对低甲状腺素血症的发生率、一般资料、甲功、血糖及妊娠结局之间进行比较。结果:(1)GDM组孕早/晚期低甲状腺素血症相对于对照组有较高的发生率,其中孕晚期低甲状腺素血症发生率为27.34%,在整个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在我院行初次手术的ⅠA2-ⅡA2期宫颈鳞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前病理、鳞状细胞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水平及MRI淋巴结长径、肿瘤病灶等因素与淋巴结转移(Lymphatic metastasis,LNM)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方案。方法:分析患者术前血清SCC水平、肿瘤分化程度、MRI淋巴结长径及间质浸润深度、肿瘤病灶大小等,分析相关因素与
目的:通过探讨50例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Synchronous primary endometrial and ovarian cancer,SEOC)的病例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为SEOC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8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手术治疗并通过病理确诊的50例SEOC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并用Kapl
目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指来源于骨髓和外周血中的幼稚髓性细胞异常增值而导致的一种恶性血液系统肿瘤,是儿童急性白血病中比较常见的类型之一,约占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五分之一,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且病死率较高。我国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5年总生存率(OS)和无事件生存率(EFS)仅仅为64%和53%。本文研究目的意在找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主要的预后影响因素,为
目的本研究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维生素A和T淋巴细胞亚群中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4+/CD8+比值的相关性,以期为哮喘的临床诊治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就诊于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诊治的73例哮喘患儿为哮喘组,5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两组儿童血清维生素A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选用S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