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热带红壤丘陵茶区是我国茶叶的主要生产区域,该地域日照充足,高温持续时间长,与茶树喜荫喜湿的生态习性相悖,对生产高品质的有机茶极为不利。通过农艺措施改善茶园的自然生态环境,创造满足茶树生长的生态条件,促进茶叶优质、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设在湖南省桃源县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内,试验在夏、秋高温季节进行,研究黑色遮阳网覆盖对茶叶光合作用和品质成分的影响。试验设置遮光率分别为75%、56%、30%三个处理,以露地栽培茶园为对照,比较其对茶园生态条件、茶树生长、光合作用和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遮阳网覆盖有效地改善了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与不遮光茶园相比,75%、56%、30%遮光率处理的茶园日平均气温分别比对照低1.7℃、1.1℃、0.7℃,日平均地表温度分别比对照低8.2℃、5.7℃、3.5℃,日平均5cm土壤温度分别比对照低5.4℃、3.4℃、2.3℃,日平均相对湿度分别比对照高2.7%、1.6%、0.9%,75%遮光率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比对照高近2%。2.75%遮光率处理夏季新梢一芽三叶含水量比对照高21.8%,第三片成熟叶的平均叶面积比对照大8.96cm2。3.夏季,75%和56%遮光率处理的茶园全天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30%遮光率处理和对照区茶园则呈双峰曲线,各处理全天的总净光合速率大小依次为56%遮光率>75%遮光率>30%遮光率>对照。秋季,75%遮光率处理的茶园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单峰曲线,56%、30%遮光率处理和对照的茶园净光合速率为双峰曲线,各处理全天的平均净光合速率大小依次为75%遮光率>56%遮光率>30%遮光率>对照。在影响茶树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诸多生态因子中,光温因子尤其是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最大。4.遮光后,茶叶茶多酚含量减少,相比对照,茶多酚最高减少14.0%;叶绿素、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增加,相比对照,三者增加最大值分别为25.0%、16.9%、19.4%。故遮光后茶叶的持嫩性增加、鲜爽度提高、苦涩味减少,颜色较对照绿,从而提高了绿茶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