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C、MMP-2和Integrinβ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和预后关系的研究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h86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胃癌是常见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7.2%,年死亡率为25.2/10万人,占同期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23.3%,居各恶性肿瘤之首位。胃癌的浸润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环节过程,也是胃癌致死性的关键因素。肿瘤浸润转移过程包括肿瘤细胞的粘附、运动、对基质的降解和新生血管的形成等方面,其分子机制涉及众多转移相关基因、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等的改变,是目前肿瘤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探讨胃癌浸润和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寻找与胃癌浸润转移相关的生物学标志物一直是胃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课题之一。SPARC是已报道的十余种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非胶原糖蛋白中的一种钙结合蛋白,SPARC的生理功能涉及组织分化和胚胎发育、细胞粘附和迁移以及细胞周期的调节等多个方面。目前国内外研究发现SPARC在大部分恶性肿瘤中高表达,且与肿瘤的发生、侵袭和转移有关,其具体作用机制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方面:1、抗粘附作用;2、降解细胞外基质;3、促进血管生成。多年的研究表明,SPARC在多种肿瘤如食管癌、胰腺癌、肝细胞肝癌中表达异常,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侵袭、转移以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SPARC mRNA在非肿瘤胃粘膜、胃癌原发灶及胃癌转移灶中的相对表达量,研究其与胃癌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以基于组织芯片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436例胃癌组织及92例非肿瘤胃粘膜组织中SPARC、MMP-2及Integrinβ1的表达,并探讨它们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方法: (一)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的标本来自浙江省人民医院2007年-2008年期间接受手术的34位胃癌患者,共收集新鲜标本59份,包括胃癌原发灶24例,胃癌转移灶25例(其中淋巴结转移癌16例与腹膜转移癌9例),另外取自距离原发癌边缘5cm外的10例非肿瘤胃粘膜作为正常对照,提取其总RNA,经逆转录cDNA合成,PCR扩增后读取SPARC mRNA在非肿瘤胃粘膜、胃癌原发灶及转移灶中的相对表达量。(二)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样本来自浙江省人民医院1998年-2004年期间436例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并进行随访。将436例胃癌组织石蜡标本及92例癌旁非肿瘤胃粘膜组织石蜡标本在常规HE切片染色下选取肿瘤区域,提取蜡芯,制作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PARC、MMP-2及Integrinβ1在非肿瘤胃粘膜组织和胃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探讨SPARC蛋白表达与MMP-2和Integrinβ1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三者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结果: 经RT-PCR检测结果显示SPARC在非肿瘤胃粘膜、胃癌原发灶与转移灶中均有表达,且表达量依次升高(P<0.01),SPARC在相互配对的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量低于其胃癌原发灶(P<0.05),在相互配对的腹膜转移灶中的表达量高于其胃癌原发灶(P<0.01)。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SPARC、MMP-2及Integrinβ1在胃癌组织中多为中等阳性表达或强阳性表达,而在非肿瘤胃粘膜组织中则多为阴性表达或弱阳性表达(P<0.05)。高龄患者、肿瘤大于5CM、弥漫型胃癌、低未分化、T3-T4期、有脉管侵犯、有淋巴结转移、有肝脏和腹膜转移、肿瘤分期位于Ⅲ期和Ⅳ期的胃癌组织中SPARC蛋白表达明显高于低龄患者、肿瘤小于5CM、肠型胃癌、高中分化、T1-T2期、无脉管侵犯、无淋巴结转移、无肝脏和腹膜转移、肿瘤分期位于Ⅰ期和Ⅱ期的胃癌组织(P<0.05)。高龄患者、肿瘤定位于贲门、肿瘤大于5CM、弥漫型胃癌、T3-T4期、有脉管侵犯、有淋巴结转移、有肝脏和腹膜转移、肿瘤分期位于Ⅲ期和Ⅳ期的胃癌组织MMP-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低龄患者、肿瘤定位于胃体和幽门、肿瘤小于5CM、肠型胃癌、T1-T2期、无脉管侵犯、无淋巴结转移、无肝脏和腹膜转移、肿瘤分期位于Ⅰ期和Ⅱ期的胃癌组织(P<0.05)。高龄患者、肿瘤定位于贲门、肿瘤大于5CM、弥漫型胃癌、T3-T4期、有脉管侵犯、有淋巴结转移、有肝脏和腹膜转移、肿瘤分期位于Ⅲ期和Ⅳ期的胃癌组织Integrinβ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低龄患者、肿瘤定位于胃体和幽门、肿瘤小于5CM、肠型胃癌、T1-T2期、无脉管侵犯、无淋巴结转移、无肝脏和腹膜转移、肿瘤分期位于Ⅰ期和Ⅱ期的胃癌组织(P<0.05)。SPARC、MMP-2及Integrinβ1三者间的阳性表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SPARC、MMP-2及Integrinβ1高表达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和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的患者(P<0.01)。经COX多因素方差分析检测,SPARC、MMP-2及Integrinβ1可作为独立的胃癌预后指标(P<0.01)。 结论: 1、SPARC mRNA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2、SPARC mRNA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的腹膜转移过程,但与淋巴结转移无明确相关性; 3、SPARC蛋白表达促进了MMP-2及Integrinβ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三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并且与胃癌临床分期及恶性程度有关; 4、SPARC联合MMP-2及Integrinβ1促进了胃癌的浸润转移进程, 5、SPARC、MMP-2及Integrinβ1蛋白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经COX多因素方差分析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1.观察脑缺血-再灌注(CIR)大鼠早期脑梗死体积的变化及三化汤对其影响; 2.观察CIR大鼠缺血区脑组织病理变化及三化汤对其影响; 3.观察CIR大鼠脑组织中钠离子通道
在现代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发挥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化静态为动态、化不可操作为可操作过程。对化解知识难点,提高综合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拙见:  一、能够在图与文的交融、动与静的结合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的交互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在兴趣的驱
目的: 探讨女性球海绵体肌反射(Bulbocavernosus Reflex BCR)及阴部神经躯体感觉诱发电位(Pudendal Nerve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 SSEP)对周围或中枢神经系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