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视阈下智慧农业发展研究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nt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农业作为国之根本,其信息化、智慧化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拐点上,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到服务的各个环节都迫切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智慧农业作为农业新型发展模式,是改变数千年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一个突破点,智慧农业是农业中的智慧经济,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经阶段。十九大报告强调“三农”问题依旧是党中央工作的重心,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国幅员辽阔,区域自然禀赋差异较大,而智慧农业又是农业信息技术由单向走向综合的新型技术,目前所了解的智慧农业相关知识还是凤毛麟角,总体上我国智慧农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虽取得一定的成效,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如何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因地制宜地推动智慧农业发展,是当前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归纳、调查分析等方法,梳理国内国际的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分析了智慧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及发展瓶颈,并充分借鉴国外智慧农业发展主要模式与经验,探索了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智慧农业发展的可能性对策。本文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关于文章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智慧农业研究现状的现有成果的梳理综述等;第二章是对农业现代化和智慧农业的概念界定,并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理论两个维度阐述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归纳了国内外智慧农业发展情况,分析了国外三个主要发展模式,从中取得经验借鉴,并以福建省的智慧农业发展情况为例,证明了我国智慧农业发展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第四章阐述了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为下文提出智慧农业的发展对策做了进一步的铺垫;第五章,针对我国智慧农业现阶段的发展瓶颈,从政府管理者、市场环境及企业集体、农民个人的角度出发,提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可能性对策,这是本文研究的最后部分也是文章的落脚点,以期为今后智慧农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广提供某些思路线索。
其他文献
高技术企业是以创新为生存和发展为基础的企业,其在高科技产品的开发和管理上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较强的市场适应性、最具有活力和潜力的企业。高技术企业以技术领先为发展战略,在发展过程中识别并捕捉重大机遇,进而保持创新优势,实现快速发展。高技术企业积极应用新技术和新概念,具有高增长、高风险、高投资、高研发强度、高创新的特点。知识的产生、转让和商业化成为高技术企业经济发展的支柱,高技术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依赖新
船舶运动模拟器的使用对驾驶人员熟悉船舶操作,进行驾驶模拟训练有着极大的便利,以此训练船员的操纵技能,锻炼其在不同海况下的应急能力,来尽可能的避免因人为错误操作导致的船舶失事。模拟器的核心一是建立船舶在海洋航行下的运动数学模型,二是实现可视化视景系统,三是模拟驾驶舱。对船舶运动模拟器的研究具有工程和实际应用意义。基于MMG分离型建模的思想,将船体看作刚体建立船舶在风浪中的六自由度运动数学模型。MMG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地对媒体的宣传工作也逐渐重视起来.打城市旅游牌、产业牌及地缘优势牌.都在加大宣传力度,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对上报道工作呢?本人从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到2030年,要建立完善的全民健身
印度尼西亚是东盟国家中最大的经济体和唯一的G20成员国,在东盟内部享有重要的政治与经济地位。印尼与中国互为重要近邻,同时也是拥有广泛共同利益的天然合作伙伴。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尼时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同时,中国与印尼共同决定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近年来,两国还就“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与“全球海洋支点”战略的对接达成共识。在合作框架内,两国双边贸易合作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