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农业作为国之根本,其信息化、智慧化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拐点上,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到服务的各个环节都迫切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智慧农业作为农业新型发展模式,是改变数千年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一个突破点,智慧农业是农业中的智慧经济,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经阶段。十九大报告强调“三农”问题依旧是党中央工作的重心,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国幅员辽阔,区域自然禀赋差异较大,而智慧农业又是农业信息技术由单向走向综合的新型技术,目前所了解的智慧农业相关知识还是凤毛麟角,总体上我国智慧农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虽取得一定的成效,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如何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因地制宜地推动智慧农业发展,是当前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归纳、调查分析等方法,梳理国内国际的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分析了智慧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及发展瓶颈,并充分借鉴国外智慧农业发展主要模式与经验,探索了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智慧农业发展的可能性对策。本文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关于文章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智慧农业研究现状的现有成果的梳理综述等;第二章是对农业现代化和智慧农业的概念界定,并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理论两个维度阐述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归纳了国内外智慧农业发展情况,分析了国外三个主要发展模式,从中取得经验借鉴,并以福建省的智慧农业发展情况为例,证明了我国智慧农业发展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第四章阐述了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为下文提出智慧农业的发展对策做了进一步的铺垫;第五章,针对我国智慧农业现阶段的发展瓶颈,从政府管理者、市场环境及企业集体、农民个人的角度出发,提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可能性对策,这是本文研究的最后部分也是文章的落脚点,以期为今后智慧农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广提供某些思路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