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低收入群体是所有社会群体中最需要关注的一个群体。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贫富分化已经显现出不断加大的趋势。并且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了3000美元,低收入群体由于经济生活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群体性事件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该群体的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程度,关心和解决该群体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乎到社会的长治久安,也推动着社会总体预警指标得以完善。 本文属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06BZZ039)“低收入群体问题的预警指标体系研究”的一部分。该课题共设定四级五项指标。 其中经济生活指标是所占比重最大、起决定作用的指标,是测评低收入群体稳定度必不可少的核心指标。本指标设定的合理性依据在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经济利益的理论论述,经济生活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当前社会的焦点问题与经济生活指标的密切相关性,已有研究成果为此研究奠定的坚实基础等。为了实现科学、准确地对低收入群体的稳定度进行测评,须将经济生活指标进一步细化为收入状况、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三项和各自所属的若干子项指标,其中各级各项指标的设立均有其客观依据。在实际把握和运用这一指标时,还要充分注意和正确处理五个方面深层问题:包括经济生活指标的内部权重问题,目前的分配方式与该指标的关系,低收入群体自身素质与该指标的关系,社会保障支持强度与该指标的关系,非预期因素影响与该指标的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