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非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治疗(包括透析前和透析后)红细胞内钙离子(Ca2+)、pH、细胞直径的变化,探讨其对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和Fluo-3/AM、SNARF-1/AM荧光探针标记技术,检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非透析组7例、血液透析组27例在血液透析前后的红细胞单位面积内钙离子(Ca2+)、pH的荧光强度(FI/S)变化。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标尺检测红细胞的直径。
结果
红细胞内Ca2+的FI/S:ESRD患者非透析组(267.15±71.80)较血液透析组透析前(409.22±149.41)明显降低(P<0.05),非透析组(267.15±71.80)较血液透析组透析后(281.37±110.81)无明显差异(P>0.05),血液透析组透析后(281.37±110.81)较透析前(409.22±149.41)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内pH的FI/S:非透析组(327.70±133.70)较血液透析组透析前(580.81±184.44)低(P<0.05),透析组透析前(580.81±184.44)较透析后(489.68±128.12)无明显差异(P>0.05);红细胞直径:非透析组(4.97±0.97)较血液透析组透析前(4.64±0.64)无明显差异(P>0.05);透析组透析前(4.64±0.64)较透析后(4.23±0.50)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红细胞直径均小于正常值。
结论
(1)规律透析可以改善细胞内高Ca2+对机体的损伤;改善患者的低钙血症。
(2)规律透析可以纠正酸中毒,并且可以使细胞内pH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