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由是人类内心最美好的追求,随着时代的进步,关于人的自由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也是值得不断探究的问题。“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放眼当代中国,国家、社会以及个人都渴望获得自由,因此在自由视域下探析马克思劳动观永远都不会过时。马克思劳动观中体现着人的自由思想,劳动是自由的来源,劳动创造了人类和社会,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因此,探究马克思劳动观的理论来源,分析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的蜕变--异化劳动,并阐述人的自由的最终实现--自由联合社会,探索自由视域下马克思劳动观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体面劳动,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项重要课题。基于以往思想家关于劳动思想的阐述,总结出马克思劳动思想的理论来源,即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劳动思想、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思想以及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劳动思想。马克思正是在继承前人的劳动思想基础上,并对其不断批判和发展,从而形成自己的科学劳动观。自由与劳动的关系密切,将两者结合起来的一个重要体现,即异化劳动。对此本文分析了异化劳动对实现人的自由的影响,即异化劳动是实现人的自由的蜕变。文章重点分析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内容以及异化劳动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必经阶段,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批判,使得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而人的自由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是自由联合劳动,本文对自由联合劳动的社会历史条件、所有制形式、社会计划生产形式等做了具体阐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实现人的自由的终极目标,还介绍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的历史条件,即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生产劳动中不断普及教育、自由时间的获取及合理利用、科学社会主义的实现。所有这些使得人类从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得出马克思劳动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即体面劳动。体面劳动提出的背景主要有劳动意识淡薄,劳动习惯差、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崇尚物质,渴望不劳而获以及人的自由难以实现。体面劳动的原则主要包括注重实践、坚持以人为本以及统筹兼顾。对于体面劳动的实现路径具体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即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劳动合同法、加强劳动者教育、提高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转变劳动观念。以人的自由为视角对马克思劳动观展开深入探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对马克思劳动观有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而且将马克思的自由思想与当今中国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实现马克思劳动观在当代中国的现实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