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这份职业所承受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职业倦怠这种现象在教师领域中有很大的发生率,因此,国内外学者对职业倦怠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职业倦怠首次由美国分析学家Freudenberger在1974年提出,之后国外学者开始教师职业倦怠进行研究,发展至今,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已成为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本论文主要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并利用修改后的Maslach–ES量表,对江西省南昌市15所公办中学75名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江西省南昌市公办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各种影响因素,为体育教师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引导作用,同时为完善江西省公办中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调查结果表明:(1)总体情况上,江西省南昌市公办中学体育教师已有一部分人有职业倦怠现象,并且职业倦怠已达到一定的程度。(2)从性别上来看,女教师要高于男教师。在情感衰竭上,女教师要略高于男教师;在个人成就感这个维度上,男教师的平均分要低于女教师;在人性化维度上,男教师的平均分要高于女教师,差异较显著。(3)从学历上来看,学历高的教师职业倦怠感高,低成就感较严重。(4)学校的级别及性质影响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程度。(5)体育教师在教龄上,不同的维度上有不同的差异。据此,本论文提出以下建议:江西省南昌市公办中学中,学校应为体育教师减压,配备专业的心理指导导师,提高其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的健发展,延缓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时间。体育教师自身应该认识职业倦怠现象,提高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学会自我调节,把职业倦怠感程度降到最低,确保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工作顺心。体育教师应积极参与各种交流活动,发展人际关系,在交流中提高期望值,减缓职业倦怠。江西省南昌市公办中学应该紧紧抓住国家对体育发展的重视这一机遇,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充实自己。与此同时,体育教师也要相信国家,相信政府,相信学校,以乐观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为江西省培养出积极向上的体育人才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