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PEG-X和由ITU-T制定的H.26x是当前视频压缩领域的两大标准体系,前者在广播电视业界成为当然的标准,后者在会议电视、可视电话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然而,随着IT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应用日益普及,视频业务呈现日益多样化的特点,基于原有技术、原有业务的视频压缩标准的不足便开始显现,如何利用最新技术开发新的标准,满足新的业务需求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在以往H.262/MPEG-2曾有良好合作的情况下,ISO/IEC和ITU-T两大标准组织再次联手制定了新的视频编码标准——H.264/MPEG-4 Part10。使用多参考帧、1/4象素运动估计、整型DCT变换以及其它新技术的H.264/AVC标准比其它的压缩标准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码元,从而提高了效率,使得在固定带宽传输条件下传送更多更高质量的视频图像成为可能。本文在TI公司推出的600MHzTMS320DM642评估板(EVM)上实现了符合H.264标准的编码器,在视频压缩理论的基础上,对H.264标准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而我的同学则对已有软件JM73基础上进行编码器软件流程的设计和改进,并将此软件向TMS320DM642EVM硬件平台上进行了移植和优化。DM642数字媒体处理器基于C64**核,硬件资源为高性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硬件资源及开发工具,使代码达到所期望的性能,则是本选题着重考虑的事情。针对TMS320DM642芯片的结构和H.264应用程序自身的特点,对该协议的总体结构以及其中最耗时模块中的DCT/IDCT以及量化和VLC编码部分进行软件优化。在进行相关程序结构和模块优化后,经过测试发现,DCT/IDCT以及量化和VLC编码的效率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从而提高了整个编码器的效率。同时也为将来进一步的优化工作提供了详实可靠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