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质检中心的发展对于改善产业资源利用、提高行业综合竞争力、引导产业资源的结构调整、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表现出了国家质检中心项目的地域规划、技术条件、配套设施、产业结构等方面权重模糊,导致项目功能过于单一的问题。发展国家质检中心项目,能够在整体上改善和提升旧的产业结构,增加工业产业链的附属功能,完善工业基础设施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本文首先对国家质检中心项目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随后,本文对国内外的项目可行性分析、国家质检中心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分析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对项目的可行性评价模式进行了学习研究和讨论。根据研究结果,本文通过专家咨询的方式,建立了国家质检中心项目开发三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专家意见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的主题层、指标层中的各因素及指标进行了权重计算。评价指标及权重确立后,本文建立了针对国家质检中心项目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国家家电质检中心北京站、合肥站、广州站三个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首先介绍了国家家电质检中心三站的项目概况,并对指标体系中的定量、定性指标进行模糊量化,建立评价集及其隶属矩阵,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综合评价结果。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发现,国家质检中心项目的开发符合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管理者在当前阶段对产业发展的规划意图。项目产生的极大的社会环境效益,弥补了产业结构、经济指标上的不足,使投资方依然有投资该项目的动力。因此通过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本文所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及可操作性。本文也针对评价结果,给出了三个站的综合评价得分及后续国家质检中心项目发展的策略。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要在更多类型的国家质检中心项目评价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完善与修订,以便能够更好适应国家质检中心项目的可行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