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的追问与生存观念的建构——余华小说诗学思想比较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o891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华是在外国文学滋养之下成长起来的作家,被认为是“被研究的最为充分的作家”。本论文主要在更为宽泛的比较视域的观照下研究余华的小说诗学。全文可分为引言、正文、结束语三个部分,正文部分共四章。引言部分论述本论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意义以及基本的研究方法。第一章探讨了小说精神的生存论建构,第二章讨论了余华小说从“符号”到“主体”的问题,第三章论述了余华小说的暴力与死亡叙事,第四章论述了余华小说作为生存观念的幽默,结束语部分论述余华小说诗学思想发展演变的轨迹,指出余华经由对存在的形而上关注而发现了现实世界存在的生存苦难,以及对暴力与死亡,人失却主体性的指认,最终精神诉求于一种对于世界的幽默态度的内在原因。认为由对现实世界存在真相的指认从而转向一种幽默态度的连接点,即是人物由符号到主体的转变,只有人物是真正承担自我存在的生存主体,一种对于世界的幽默态度才能最终确立。
其他文献
全文分為三部分:一、《朝野僉載》中的新詞、新義;二、《朝野僉載》與同義詞研究;三、《朝野僉載》與構詞法研究.在第一部分,新詞、新義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我們主要以《漢語大
  本文在丰富的语言事实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中“人称代词+的+名词”与“人称代词+名词”这两种结构体进行细致、多角度地分析和比较,试图能合理地解释这两种结构体在三个平
白居易是唐代颇负盛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冲破了个人抒情言志的樊篱,将视角投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创作了大量的叙事诗,但是,囿于古人所见,直到今天人们对白居易的叙事诗或关注不多,或
本文探讨的是90年代女性文学的兴起与内在结构.在探索90年代女性文学兴起的原因上重点挖掘文化、时代、个人这三个方面,由于世界大环境的影响,加上中国处于转型时期,催生了一
1、使用充电电池的mp3播放器,每个月至少应有一次将电量全部耗尽,并充满,能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2、把喜欢的歌曲做成列表,免去反复的nest操作。  3、把背光时间定在10秒左右。  4、播放器的温度保持在25度左右,少用皮套、海棉套等。  5、锁定播放键,防止误操作。  6、mp3的压缩率不同使其消耗的电流相差10mA左右,压缩率较高的耗电流较小。  7、使用吸塵器时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功率
本文从语体、结构、修辞、语言四个方面论述了“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文体的总体特征。在语体方面,文章分析了这一时期文学批评的政论体式、编者按语、结尾等方面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