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患者临床病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冠脉无复流现象发生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期间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28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STEMI患者204例,NSTEMI患者7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参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及校正的TIMI血流计帧法(CTFC)分组:再灌注组TIMI3级(264例)和无复流组TIMI 0-2级(18例)。采用t检验及x2检验分别对定量和定性资料进行两组间数据比较,以上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冠脉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评价相关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1.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冠脉无复流的发生率为6.4%,符合国内外报道的无复流发生率范围;且无复流患者院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再灌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无复流组白细胞值(WBC)、中性粒细胞值(N)、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低密度胆固醇(LDL)、随机血糖(GLU)、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水平明显升高,与再灌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 (P=0.005, OR=2.295)、GLU (P=0.036, OR=1.175)、γ-GGT(P=0.018, OR=1.035)、血栓抽吸(P=0.002, OR=14.886)、GRACE评分(P=0.003,OR=1.031)为PCI术后冠脉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在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5、0.730、0.689、0.596和0.694。结论:1.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后发生冠脉无复流的发生率仍较高,且与院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有一定相关性;2.入院时生命体征不稳定、心功能差、冠脉造影术中血栓负荷重的患者更易发生无复流;入院所测临床资料中,WBC、N、N/L、LDL、GLU及γ-GGT水平对无复流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作用;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LDL、GLU、γ-GGT、血栓抽吸、GRACE平分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冠脉无复流发生的高危及预测因素;其中,根据ROC曲线下面积,GLU对无复流的发生预测效力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