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污水处理污泥脱水技术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工污泥主要来源于化工企业前系统夹带的悬浮物等杂质以及在污水处理中产生的微生物残留和部分难分解物质。污泥处理就是通过浓缩和脱水等方法降低污泥的含水率,实现污泥的减量化,降低污泥最终的处置难度和成本。随着环境保护要求不断提高,对污泥最终处置要求也不断提高。由于自然干化的局限性,目前机械脱水技术已经成为主流处理工艺,为了降低机械处理成本和提高处理效率,污泥处理研究越来越重要。  本文针对某化工厂的污泥的物性测定、化学固液分离、强化脱水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污泥物性的测定,分析了化工污泥的特性,可以得出污泥的含水率很高,仅仅依靠机械过滤很难达到降低含水率的目的,必须添加絮凝剂进行化学絮凝,破胶脱稳,才能进一步分离。然后通过对不同种类的絮凝剂对化工污泥的处理效果比较,分析确定了最佳的絮凝剂种类,最后的实验结果表明无机絮凝剂中,聚合氯化铝的处理效果最佳;有机絮凝剂中,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效果最佳。通过对不同浓度的絮凝剂的处理效果比较,分析确定了最佳的絮凝剂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加入聚合氯化铝1.0%时效果最佳;加入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溶液15.0%时效果最佳。综合对比了这两种絮凝剂的处理效果,分析研究表明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在化工污泥处理上的综合性能更好,性价比也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化工污泥的固液分离工艺路线,即在过滤工艺之前进行预处理操作,向污泥中加入配制浓度为0.2%的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溶液作为絮凝剂,添加量为污泥悬浮液体积的15.0%,然后使用电动搅拌器搅拌破胶脱稳,搅拌充分后进行真空抽滤。经本文提出的工艺路线处理后滤饼的含水率从92.52%降低至78.69%,过滤速度从0.05ml/s提高至2.041ml/s,可达到较好的脱水效果,为工业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福岛核泄露事故以来,水体放射性核素污染的防治技术已经成为重点研究内容之一,铯是核泄漏中的主要释放产物之一,由于半衰期长,对人体危害很大,因此,本论文以水体中铯离子的高效去除为目标,制备了无机四价双金属盐—焦磷锆钛材料(ZTPP),研究了材料对于铯离子的吸附特性,并阐明了ZTPP对于铯离子的吸附机理。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ZTPP,并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焦磷锆钛在浓度为10mmol/L的铯离子
本论文研究了不同形貌TiO2(纳米粒子,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实验中,分别采用微乳液法和水热合成法制备了TiO2纳米粒子,并组装电池分析其电化学性质。用另一水热合成体系,制备了TiO2微球,并将得到的TiO2微球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的散射层,优化光阳极的结构,探讨加入散射层后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采用微乳液法制备TiO2纳米粒子,研究了不同
目的:  构建一种同时表达shRNA和蛋白质的双功能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利用该载体研究TFIIAγ基因突变对基因转录的影响。  方法:  1.利用基因克隆方法对原载体pLV-U6-shRNA
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呈蜂窝状有序排列成的,具有独特的电学、热学、力学和光学性能。石墨烯具有发达的比表面积(2630m2/g),不仅自身就是理想的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而且非常适合用做载体,对氧化钌的分散性很高,制备的复合材料也是先进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二维片层结构使石墨烯很适合造孔,刻蚀活化后的石墨烯有更发达的孔隙,更多的离子通道,因而电容比未刻蚀活化的石墨烯高。本文采用改进的Hummer法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