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范围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作为教师成长的知识基础,实践性知识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过程中,与他人共享是十分有效的途径。但实际共享的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基于校内范围的知识共享缺乏优质资源;而基于网络的知识共享缺乏专业引领、同伴之间交流不深入。在这种情况下,区域作为教师成长的重要环境,为教师共享实践性知识提供了良好的空间载体。而虚拟实践共同体立足于解决成人工作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支持其通过日常的社会实践学习和反思,为教师实践性知识共享提供了新的契机。
基于此,本研究构建区域教师虚拟实践共同体支持平台,立足于解决教师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交流和反思促进教师之间实践性知识的共享和发展。
本研究主要分为理论梳理、调查研究、模型构建、平台开发、平台试用和反思评价六个阶段。首先,对本研究涉及的核心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目前中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共享的情况和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并了解了中小学教师对于构建支持平台的需求;接着在相关理论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教师虚拟实践共同体的理论模型,设计了支持平台的相关功能模块,并利用SpaceBuilder进行了功能实现;最后对平台进行了有限范围的试用,选取重庆市涪陵区四所中小学的部分教师作为样本,将平台应用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共享中,通过案例分析、问卷访谈等途径,对平台的试用效果进行了总结反思。
研究表明:区域教师虚拟实践共同体支持平台为区域教师共享实践性知识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工具支持,通过名师引领、群组组建、活动设计激发了教师参与知识共享的热情,提高了知识共享的质量和效果。这对解决目前教师实践性知识共享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帮助,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虚拟实践共同体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