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是确保国家经济和国民健康安全,保障对外贸易各方合法权益,维护国际经济贸易秩序的重要部门。无锡检验检疫局作为全国范围内较大的分支局,在业务建设创新上一直处在全国领先地位。自2011年加入WTO以来,我国进出口量连年以10%-20%的速度增长,检验检疫业务也随之大幅增长。2005年,我国检验检疫工作量已经达到超万亿元人民币的物流检验、超两亿次人次的出入境人员检疫和近六千多万次的运输工具检疫,而与此同时,我国检验检疫人员仅有3万名左右,数据表示这种供需不平等导致检验检疫工作已经接近于极限。另一方面,相当数量的检验检疫部门还在沿袭着传统的以批批检验检疫为内容的全面监管模式和以危机应对为内容的应急处理机制,导致部分进出口产品未检或漏检,存在较大检验监管风险。面对这些风险因素,虽然无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已经具备了一些风险管控的优势,但在标准化、决策模式等方面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本文按照“理论—现象—问题—国外研究成果—对策”的研究思路,首先从介绍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的现状入手,对开展出入境检验检疫风险管控研究的意义、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说明,随后,在充分运用公共管理学科知识和风险管控理论的基础上,对出入境检验检疫风险的概念、分类、特点以及识别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最后,综合采取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结合无锡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的实际,对无锡出入境检验检疫风险管控工作进行了详细研究,指出了在无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风险管控工作中存在的标准化程度不高、信息化优势发挥不够、内部管理中风险管控运用不足以及风险管控决策、执行模式有待改善等问题,并结合国外在出入境检验检疫模式上的研究成果,逐一提出了完善对策,为无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乃至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开展风险管控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