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动脉灌注化疗前后临床和病理及超微结构影响研究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d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动态观察超选择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前后局部晚期宫颈癌临床病理变化,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作用。  方法:  选择2011年02月至2011年08月局部晚期宫颈鳞癌20例,行超选择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动态观察化疗前、后宫颈肿瘤局部变化、血清SCC-Ag水平差异、组织病理变化及透射电镜下宫颈癌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  结果:  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近期临床有效率:70%;组织学有效率75%,新辅助化疗后血清SCC-Ag水平明显下降(P<0.05),透射电镜下:内质网扩张,粒体数目减少、结构改变,细胞核皱缩;第1-7天以癌细胞凋亡为主,第8-21天以癌细胞坏死为主。临床与病理最佳效果时间为化疗后第15-21天。  结论:  超选择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有效,肿瘤病理改变与化疗药物作用时间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原发性青光眼住院患者各种临床分型的构成以及青光眼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不同类型原发性青光眼青光眼的发病季节、既往病史等相关因素的构成比,探讨维
丝裂霉素-C对PRK术后兔角膜的影响Haze是PRK和PTK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切削越深发生 频度越高,程度越重。虽然对度数较高的近视可采用LASIC治 疗,在一定
目的探讨卵巢良性小肿块二维超声造影的特征。方法经阴道二维超声造影,分析63例经手术病理及长期随访证实的卵巢良性小肿块的造影灌注特征。结果卵巢良性囊性或囊实性小肿块造